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

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1 14:55
单位名称 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选育良种,为农业、农民服务。承担旱作小麦新品种选育、单倍体育种;承担国家及陕西省区域试验、国家级品比等试验,小麦原种繁育及推广;协助做好旱作小麦育种项目立项申报工作;承担旱作小麦育种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
住所 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
法定代表人 慕芳
开办资金 45.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52万元 45.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协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市农业科学院和陕西省种子管理站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和农业农村局的总体部署,根据旱作小麦育种创新中心的定位,开展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加快育成强筋专用型的新品系,积极参与各项试验评定今年以来,我单位积极响应中省市发展专用型种业的号召,积极推进强化高筋品种的选育,采用中美两个远亲双高筋亲本积加的创新方法组配,以国产半矮秆、优质强筋、较高产、白粉病重的新麦26作母本,以高筋、冬性、抗旱、抗冻、较抗锈、抗穗发芽但高细秆晚熟的美国146作父本杂交,以增强其筋力,提高其高产性、抗性为重点,并提高其农艺性和适应中国地域的能力,后代再强化选择,并同中国农科院品质所合作,配以现代分析方法进行筛选,以育成多抗、高产、强筋优质、综合性优良宜作旱区强筋优质面粉产业化开发的新型品种。目前已选出多个品系,其中最先选出的长优173,表现对条锈和白粉病高抗、半矮杆、叶立能密植,中穗大粒等特点,2020年经哈尔滨谷物检测中心分析已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该品种经过两年国家黄淮旱地小麦品比试验表现优异,2021年,该品种申报参加了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与河南省优质麦区域试验。2、积极推进广谱性中强筋超高产品种选育选育旱地中强筋品种一直是我单位的优势,2004年国家审定通过的“长旱58”就是一个优秀代表品种。为了发展强筋优质麦,近几年,我们一直利用亲本为高筋品种的杂交组合选育抗逆性好、品质佳的品种。2015年的组合新麦26/03131-s2表现突出,其母本就是前面说的强筋品质突出的优质麦,父本则是经多年鉴定属条锈免疫、抗叶锈抗白粉、半矮杆抗倒、大穗较大粒等多抗性丰产性农艺性均优的品种材料,今年第五代,已基本稳定,选出的“长优672”,对条锈、白粉病高抗,株高适中,叶片紧凑清秀,大穗大粒,成熟饱满,2019年品质分析,稳定时间13、6分钟以上,面筋指数99,延伸性144,吸水量61、2,最大拉伸阻力605,属中强筋、多抗、超高产、落黄漂亮的广适品种,产量突出,株型好,目前,该品种参加了2020年陕西省品比试验,表现优异,今年继续参加第二年的陕西省品比试验,预计2025年可国家审定。因冬性抗冻抗旱高产,又属广谱性中强筋优质品种,宜作方便面、挂面、饺子、优质面条等群众广谱性食品,预计审定后可在渭北、陇东南部、华东大范围大面积推广,前途十分看好。“长优310-27”经过我单位三年的品比实验,表现优异,也于今年参加第一年的陕西省品比试验。3、继续进行新的杂种后代选育今年累计收获2013-2020年的杂种后代,共计1400个株系,每个株系2行,行长6、7米,这些后代分离纷繁复杂,都以优质高产为主线,包括有色麦都很有希望。因为重点是用优质强筋品种同高产多抗广适的品种杂交,其后代出现的优良株系也纷繁多样,除前面已参试的品种外,其余亦多是半矮秆、大穗粒品系,抗病、抗冻、抗旱,丰产性、农艺性优良,2020年品质分析可看出,多个品系稳定时间在10分钟以上,延伸性吸水性好,属中强筋广谱性优质麦,对扩大选择范围有丰富基础。特别是优质紫色麦育种已进入第三代,紫色麦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微量元素,对人的健康有重要作用,亦是国家发展优质麦的重点,预计将在2027年育成。同时,今年在小麦抽穗期,继续选用产量高、抗病性突出,品质优良的材料进行杂交。本年共作182个杂交组合,其中单交组合160个,复交组合22个,都为今后继续选育生产需要能不断更新的优良品种打下基础。4、落实基础建设创新育种方式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育种方法,开展单倍体育种。2017年开始组建相关的单倍体育种实验室,配备有各种实验仪器,临时搭建小拱棚一个,工作从2017年以来一直在运行。2020年由咸阳市财政投资建设的加代温室二期工程已竣工,今年已投入使用。今年申请审批的50万元播种机、收割机、加代温室遮阳制冷系统项目,目前合同已经签订,预计12月底前即可完成项目。目前,单倍体育种工作开展顺利,小麦F1亲本选用三个符合当前生产要求优缺点能互补的优良组合。今年共作了200个穗,获得850个胚,得胚率为28、6%。经分析,今年多一个经验,即得胚率与小麦F1幼胚嫩以及亲本亲缘远近都有很大关系。今年成株213株,成株率为25.06%,目前,植株生长正常,全部放入温室内,陆续已开始成熟。今年成株率和加倍成功率较去年有所提高,但总体离期望目标还有差距,其中成株率不高是因为胚培养过程受了杂菌污染,原因一是培养瓶是广口瓶,空气杂菌易落入瓶内,二是接种过程解剖针消毒不够严格,三是培养过程检查胚生长情况时带菌入了瓶。加倍率不高是因为加倍药剂浓度、加倍时间、冲洗时间的经验还不足,还需要继续探讨改进。5、加大“长航一号”推广力度目前,渭北旱塬的推广品种除长旱58持续利用外,目前主推小麦新品种“长航一号”。涉及宝鸡地区的麟游县、千阳县、陇县、凤县,太白县、陈仓区西山;咸阳地区的北五县;渭南地区的白水县、澄县、蒲城、合阳县;延安的黄陵,铜川的宜君,甘肃的灵台、泾川等。累计推广面积达到90万亩。二、取得主要社会、经济成效1、社会效益:选育推广一批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型小麦新品种,加快了我省渭北乃至黄淮旱地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推动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力提升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2、经济效益:立足长武,辐射渭北、陇东周边县(区)的500万亩小麦,按亩收入增加50元计,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2.5亿元。3、生态效益:提升了旱地小麦育种创新能力,保证了旱地小麦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系种子研发。通过对专用型优质小麦大面积推广种植,对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2、是专技人员培训时间短,对新技术掌握不深不透,不能很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对新技术的要求。改进措施:加强职工干部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流程,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实施效益;认真做好为农科技宣传培训工作;4、做好单位的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四、下年工作计划1、加强职工干部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2、继续选育新品系开春后做好各试验的田间调查记载情况;在小麦抽穗期,继续做杂交;成熟期按组合选择优良单株,以单株为单位分别收获、考种,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下季播种株行。3、继续单倍体育种试验4、后季继续承担各项试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