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陈仓区>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1 11:12
单位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业务范围:农业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执法;土壤肥料分析化验;植物病虫测报、土肥水测报、农环监测等农业基础信息工作。
住所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东门外
法定代表人 杜玮
开办资金 327.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5.55万元 207.96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们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党委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在区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区农技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省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以优质高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特色粮油(小麦)高效创新种植模式示范项目成效显著,陈仓区省级特色粮油(小麦)高效创新种植模式示范项目以慕仪镇黎明村、五星村、齐西村、第四村和区内17户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为主,落实订单小麦高质高效示范面积20000多亩,其中:建立核心示范暨防灾减灾技术示范面积3000亩,发展优质富硒小麦面积2000亩。2.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扎实有效。落实夏玉米扩面积15443.5亩;落实春夏玉米增密度面积46309.4亩。以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发展专用饲料订单玉米4万多亩。建立夏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千亩示范方1个,百亩示范方3个。3.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进展顺利.省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建立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面积20000亩;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面积6000亩。部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建立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面积18000亩,核心示范田2000亩,发展优质富硒小麦示范面积1600亩。4.蔬菜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一是绿丰源设施蔬果提质增效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示范面积60亩,落实保护地栽培面积3.49万亩,总产10.12万吨.二是设施农业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项目实施面积2000亩,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面积2000亩。今年全区共种植各类露地菜6.09万亩,总产8.72万吨。5.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成效明显。全年完成测土配肥改良土壤0.8万亩,采集化验小麦、果树田间土样100个,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处,示范面积1000亩。完成减肥增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70.3万亩,推广农企合作配方肥13350吨,施用面积33.4万亩。6.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土壤改良项目进展良好。开展以增施有机肥、配方肥为主的土壤改良技术示范推广,实施追加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土壤改良项目2200亩,配合区农业农村局完成了追加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土壤改良实施效果的田间调查验收工作。7.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稳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治理)项目,在2021年秋播小麦上实施,采土化验100个,设置微生物菌剂肥效对比试验4个,在全区实施有机肥料部分替代化肥项目,完成果园种植绿肥5.2万亩,推广秸杆过腹还田、秸杆氨化饲料1.8万吨;秸秆综合利用还田38万亩。8.粮油果菜病虫害统防统治效果显著。麦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完成233.66万亩次。全区麦油病虫草发生总面积为150.37万亩次,防治面积233.66万亩次,平均防效93%。全区玉米各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29.11万亩次,防治面积17.31万亩次,平均防效达90.5%。全年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31.4万亩次,防治面积34.7万亩次,挽回损失9655吨,平均防效达90%。全区果树病虫害发生面积33.4万亩次,防治面积34.5万亩次,使病虫危害率控制在5%以下。9.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扎实开展。中心委派两名得力人员到新街镇郝家庄驻村开展乡村振兴,9人包抓帮扶27户脱贫户,进村入户开展防返贫监测、六查六问大走访、防汛防滑险情排查、乡村振兴政策宣传、花椒柴胡种植技术培训,开展田间农技指导12次。协助村两委会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活动的实施,集成了新技术,带动了全区粮食生产再上新水平。全区粮食播种面积53.1万亩,总产19.8826万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6.2万亩,平均亩产达388.1公斤,总产达14.0521万吨,玉米播种面积16.9万亩,平均亩产达345公斤,总产达5.8305万吨。油菜面积2.0万亩,平均亩产148.4公斤,总产达2968吨。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44.2公斤,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584.7公斤,示范带动优质小麦提质增效技术推广10.0万亩;玉米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20.2公斤,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608.5公斤,示范带动夏玉米“一增四改一晚”栽培技术推广5.0万亩;通过小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项目的实施,着力解决了制约我区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关键技术落实难、优质不优价和产业链条短等瓶颈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小麦产业的快速发展。项目实施成效显著;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田较常规施肥亩增产46.8公斤,增产率11.1%,平均亩节肥1.4公斤,总增产小麦1.6万吨,总增产节资3569.9万元;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较常规施肥亩增产40.8公斤,增产率11.3%,平均亩节肥2.2公斤,总增产玉米8405吨,总增产节资1509.6万元;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田较常规施肥亩增产208.4公斤,增产率14.1%,总增蔬菜1.54万吨,平均亩节肥3.2公斤,总增产节资2870万元,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项目实施中,一些关节技术环节不够到位,使项目辐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2、技术力量欠缺。难以应对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对高新技术知识的需求;3、在配方肥推广应用上由于投入精力有限,造成农企合作配方肥推广任务完成困难较大。4、病虫害防治中,由于部分农民认识不到位,为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5、农资执法中,现有持证执法人员少,执法力量与对应检查业务量矛盾突出,导致执法工作效率不高。改进措施:1、更新知识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建立一支得才兼备,充满活力,能适应新时期农技推广工作需求的农技推广队伍。2、加强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积极申请招录大中专院校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技术力量。四、2022年工作计划1.工作思路: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项目实施为重点,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运用力度,全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不断增强服务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支撑力。2.重点项目工作及目标任务:一是抓好小麦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建立小麦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田等项目工作任务。二是是突出抓好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三是积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还田技术,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四是加强有害生物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杜绝疫情传入。五是实施好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4个,农业扶贫攻坚PPP模式试点产业园区建设2个。六是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聚力追赶超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圆满完成全年岗责目标任务,为全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