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档案史志局

紫阳县档案史志局

发布时间: 2022-02-21 10:50
单位名称 紫阳县档案史志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存整理利用档案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档案法规宣传、实施,档案目标管理,档案管理研究,档案人员培训,档案资料收集,丰富档案馆藏,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地方志续编。
住所 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紫府路
法定代表人 焦家燕
开办资金 161.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紫阳县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8.87万元 118.03万元
网上名称 紫阳县档案史志局.政务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中共紫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档案工作组成档案业务指导组深入全县17个镇和14个部门指导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归类及装订等工作,根据各镇、村及部门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培训。完成全县精准扶贫档案接收114189件、10214盒,照片档案1231张。启动档案数字化工作。完成明清档案录入19634件、明清档案(非A4纸)23718页、明清档案(A4纸)7506页、共计扫描31244页、427盒。(二)党史工作1、全面完成了抗日战争时期芭蕉口安康地委机关展遗址资料陈列室的布展工作和五马乡农会展览馆的建设及布展工作。2、全面完成上级党史部门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3、高质量的完成了全年党史宣传教育工作。(三)地方志工作1、年鉴按时出版发行。2、部门志编修有序推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服务全县中心工作,抓好档案管理。2020年机构改革后,县档案史志馆虽不再具备全县档案行政管理职能,但在改革不彻底工作断档的情况下依然主动承担着全县的档案管理和考核工作。积极配合扶贫局对17个镇的精准扶贫档案规范化整理进行了巡回培训指导,分片指导了70多个县直及中省驻紫单位的档案管理,并在年底对17个镇53个县直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年度综合考核,对3个项目档案工作进行了验收。这些举措极大促进了全县档案规范化管理。2、以综合档案馆业务评价为契机,认真夯实档案馆库基础工作。积极向社会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接待来馆查档人员200多人次,查到率95%。3、顺势而为,开创档案宣传工作新局面。4、认真做好综合档案馆建设工作。5、审查了部分红色景点、纪念场馆的解说词,对不准确的地方作了修改。。6、完成《安康年鉴2021》紫阳部分两万字的初稿撰写和图片上报工作。二是《紫阳年鉴(2021)》按时出版发行。7、指导《毛坝中学续志《紫阳县人大志》《紫阳县标准地名志》编辑出版。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编制紧缺、干部老龄化严重依然是制约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2、综合档案馆重建虽然已经启动,但是征地拆迁和资金到位情况都存在很大问题,进展缓慢,希望引起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避免此项工作在市对县考核中扣分。(二)改进措施:1、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争取增加编制人数。吸取年轻人加入到队伍中来。2、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情况,争取支持,全力配合党校积极完成征地拆迁及基础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全力以赴,认真抓好综合档案馆建设工作。(二)继续做好档案数字化工作,争取完成明清、民国时期档案的数字化任务。(三)成立安康市党史第三卷资料征集工作小组,并迅速投入史料征集工作。(四)完善红色阵地建设,协助汉王镇拍摄电视宣教专题片《康萍》,继续丰富五马乡农会展览馆的内容,达到市级党史教育基地标准。(五)积极做好革命遗址保护修复工作,加大革命遗址党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六)《紫阳年鉴2022》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取达到国家精品年鉴标准。(七)启动农安村村史馆的建设,2022年力争完成主体建设和整体布展,年底开馆。(八)继续做好包联村脱贫后的巩固提升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