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镇安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1 10:44
单位名称 镇安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为不动产权益人提供登记服务。开展行政区规划内土地、房屋、林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不动产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房屋产权转移登记工作;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永安路41号
法定代表人 李阜良
开办资金 2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9.79万元 290.3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举办单位、经费来源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自然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认真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十二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业务活动。(一)贯彻落实《陕西省营商环境条例三年行动计划》,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争创文明窗口。1.优化办证服务。中心始终以办事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准,倡导“服务零投诉”的登记理念,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创新工作方法,在开展窗口受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互联网+不动产”服务模式,推进申请环节信息化、领证环节便捷化、查询环节自动化落到实处,加快信息共享升级,全面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模式。坚决做到热情服务、耐心服务、周到服务和文明服务,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2.压缩办理时限。依法、依规、科学设置办事资料清单,消除模糊语言,优化兜底条款,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先后10余次召开会议,创新营商环境工作举措,提升工作服务效能,将不动产登记办理环节由4个压缩至3个,申请材料由13.3件压缩至5件;办理时限由7-15个工作日,平均压缩至3.5个工作日办结,针对查封登记、注销登记、信息查询等业务及时办结,通过大力简化审核程序和缩短办理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群众满意的“口碑”。为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一窗式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争创文明窗口。严格遵守窗口纪律,履行服务承诺,争创文明窗口。一是修定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在人员到岗到位、工作纪律以及规范化服务上确保零差错。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树立窗口良好形象。按照自然资源部创建百佳窗口要求,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工作制度;开通“企业绿色通道”,设立专门窗口,对特殊申请对象实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措施,打造“便民利民、高质高效”惠民体系。(二)加强制度建设,开展“聚心气、提士气、扬正气、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以百年党史教育统领不动产登记工作全局。一年来,我们按照县委政府和县局的安排部署,把“学习百年党史”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坚持职工自学和单位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学习和体会交流相结合,不断提高职工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全年来中心干部职工撰写学习笔记60余万字,人均3万字;心得体会,200余篇,人均10篇;学习研讨交流材料160余篇,人均8篇;通过夯实学习任务,着力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021年7月不动产登记中心党支部被县局机关党支部评为先进党支部。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开展自查自学、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要求党员带头爱岗敬业,做到遵纪守法,在岗位上讲文明,树新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树立“我与登记工作共荣誉”的敬业思想,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实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上墙的刚性要求。(三)农房一体确权登记工作开展情况。我县“农房一体”确权登记工作量大面广,地域条件恶劣,确权登记总量 65109户,为了按时完成确权登记任务,我中心把该项工作任务共分为12个标段同时进行,目前已经全面完成外业调查测量工作,共调查测量66673宗、内业成图65883宗、权属调查66241宗、权属资料收集63542宗、现已完成54个村、22521户阶段性成果,已提交省厅检查验收。按照目前工作进度,我县农房一体确权登记工作能够在省市规定时间内按期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展情况。我县易地扶贫搬迁涉及15个镇(办),154个行政村,59个移民安置点,应确权登记发证7881户,其中分散搬迁460户,共计8135套。按照省厅和县委县政府的刚性要求,于2021年5月中旬已全面完成登记发证工作任务,系统登记率100%,群众领证率100%该项重点工作也充分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五)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一年来我中心为了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派驻业务骨干高宝同志担任第一书记,白小艳同志为驻村工作队员,全身心的投入到米粮镇树坪村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入村到户了解民情,把政策讲清、把奖励政策讲透,把要求讲明,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积极争取产业发展项目,及时与省厅对接,计划争取500万资金整修土地资源,发展种植烤烟,拓宽群众就业率,增加群众收入。三是扶贫扶智有序推进,春节期间我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自愿转款3万余元,购买了米、面、油及被褥等物品,走访慰问了困难群众,奖励了产业发展大户,勉励他们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鼓舞其他群众壮大产业发展早日发家致富。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取得的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中心对原有工作流程进行了创新改造,认真落实《陕西省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条例》简化办事程序,大大缩短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时限,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办事群众,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充分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一直好评。2.取得的经济效益:2021年,在中心支部班子的带动引领下,一是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确权登记15个镇(办),59个安置点8035户的发证工作。二是完成“农房一体确权登记”外业调查测量66673宗、内业成图65883宗、权属调查66241宗、权源资料收集63542宗、10月份已向省厅提交54个村、22521户阶段性成果数据整合工作。三是颁发《不动产登记证明》688份、抵押金额约10.93亿元。颁发《不动产权证书》3091本、协助财政征收契税1206.78万元,权籍调查101宗;不动产信息查询5673份;协助房产管理中心协审廉租房1500户,协调不动产矛盾纠纷处理7宗;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贯彻落实《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陕西省营商环境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各项法律法规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还有待提高,窗口服务还需要加强。2.因机构改革引发的体制矛盾,部分自收自支人员还未等到解决,职工思想不稳定,不利于不动产登记工作长久发展,维护队伍稳定工作压力难以缓解。3.“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进展缓慢,与省市文件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部分群众法律意识观念不强,人员外出务工资料难以收缴,部分项目资料手续不全,登记量大面广等直接原因,确权登记工作总体进度缓慢。五、整改措施:1.继续加强不动产登记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努力提升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树立“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2.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不动产登记队伍人员的素质,提升干部职工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水平,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办事质量,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满意度。3.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发挥每位同志的工作能动性和创造性,与时俱进,全面开创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新局面。4.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实行系统目标考核,完善考核办法,切实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六、下一步工作计划:针对一年来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严格按照局党组的要求,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履行职责,继续高质量的开展不动产登记各项工作。1.妥善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产权属争议。针对农村“房地一体”和集体建设用地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中遇到的权属争议的问题,要依照《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2.贯彻和落实好有关优化提升不动产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把创先争优、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力争实现“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的目标。3.按照最优效率、最优服务的标准,继续做好日常的不动产登记工作。同时,认真做好登记中发现的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办法,妥善解决好部分楼盘不能办证的难题。4.继续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工作质量。不动产登记不是单纯的两证内容合并,在实际操作中还涉及房产信息与土地信息能否准确、合法的进行整合,后期还会涉及到林权、自然资源等其他类型权属登记的内容,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学习培训力度,积极适应新政策、新形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