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榆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主要根据法律法规直接赋予市生态环境局的执法职责,以市生态环境局的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 | |
住所 | 榆林市经济开发区沙河路市环保局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国强 | |
开办资金 | 4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85.04万元 | 949.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公益执法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以来,榆林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遵循,以生态环境执法机构改革为契机,以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为抓手,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扎实推进了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工作。全年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156人次,检查企业7280家,制作并上传各类检查笔录达5601条,处理污染源自动监控超标电子督办5459次,办理一般行政处罚案件921件,罚款入库1.17亿元(市支队4600多万元)。四个配套办法案件总数70件,其中按日计罚6件、查封扣押36件、停产限制产12件、移送拘留16件。参加国家实战练兵督导帮扶2轮4人次。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无人机智能化识别巡查工作,新增排污口196个。一、202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今年,我单位组织各县市区环境执法人员对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焦化行业、沿河企业、涉危险废物企业以及输油管线进行了细致的环境风险排查,确保了全国“两会”期间环境安全。6月份,我局召开了全市环境监察执法暨应急管理工作会议,7月份,召开了全市油气开发企业钻井泥浆不落地“三统一”现场观摩会议。7月份,按照省环保厅统一安排,开展了定边、靖边和横山输油管道汛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输油管线生态环境安全。推动全市846家企业制定了环境应急预案,600多家企业建立了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档案,5家工业园区开展了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一年来,支队以开展《环境保护法》以及四个配套办法“组合拳”的实施为契机,以专项行动为推动,以大练兵为手段,以工业企业达标排放为目的,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强烈的法治思维、“零容忍”的执法态度,充分发挥环境执法人员“腿勤、耳灵、眼明、身正、心狠”的战斗作风,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2021年,支队把群众环境投诉作为落实党的群众路线重要工作来抓,全年“12369”环境举报平台共接到环境投诉举报案件1620件,其中大气污染710件,水污染344件,固废污染245件,噪声污染237件,其它84件。截止12月15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6141人次(支队1382人次),检查企业5869家次(支队448家次),立案处罚企业896家次(支队102家次)。全市罚款入库1.17万元(支队4678.49万元),同比增长100%,全市实施查封扣押案件315件(支队13件),限产停产案件75件(支队4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35件,启动按日计罚25件(支队5件),约谈企业42家(支队2家),支队公开曝光了18家环境违法企业。并集中处罚了一批严重环境违法企业,限产停产了一批污染治理滞后的企业,查封扣押了一批严重污染环境的设施,通过“红黑榜”公开曝光了一批失信企业,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对国有大型企业兖州煤业集团未批先建违法行为立案处罚,罚款2911万元,极大地震慑了藐视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在全国水源地专项督察中,我市水源地是唯一100%完成整改任务的地级市,受到国家环保部通报表扬。以环境执法大练兵为抓手,采取“明查与暗查相结合、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昼查与夜查相结合、工作日查与节假日查相结合、晴天查与雨天查相结合”等执法方式,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环保铁军作为作风建设的终极目标来抓,坚持每个礼拜一上午全体执法人员集中学习,业务干部轮流授课;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三会一课”活动;坚持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制度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领导重视,精心指导,为环境执法提供坚强有力支持。分析了目前我市环境执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从宏观上对全市环境执法暨应急管理进行了总体部署,并与12个县市区环保局订立了年度目标责任书;在多个专项执法行动中,局领导创新提出建立环保、发改、公安、工信等部门联合执法、省市县上下贯通、政企联动、运转灵活的环境执法指挥体系;直接指导制定各个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方案。(二)排查隐患,摸清底数,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在国家重要节假日、汛期等环境敏感期间,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掌握环境风险源底数。(三)信访投诉,件件落实,依法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对收到的投诉信息,我们立接立办,根据群众反映情况严重程度和举报次数,部分案件由支队直接查处,部分转办县区环保局责成限期查处并上报处理结果,做到环境投诉案件有调查、有结果、有回音,办结率和回复率100%。截至目前,整改办共受理中省转办的环境投拆245案件,办结215件。(四)实战练兵,智慧执法,切实提升执法能力和素质。以岗位培训为基础,着力提高环境执法的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和专业化水平。抽调执法人员进行脱产学习,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门知识培训,贴近实战设计课程,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破解“不会查”“不敢查”的实际问题。全年共70多人次参加了环保部、省执法局组织的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五)廉洁执法,阳光行政,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环保铁军。工作行不行,关键要看干部作风硬不硬。监察支队作为环保局唯一的执法部门,是我们环保部门对外的形象与窗口,执法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关乎全局印象。,所有案卷统一上会研究,统一处罚标准,统一网上公开。一年来,支队立案查处的案卷,没有一起行政复议或诉讼;在全年下乡检查中,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三.当前环境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现场执法检查中笔录制作、影像拍摄等调查取证方面以及重点排污企业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管理上不到位;二是环境违法案件后督查力度不够,造成个别违法企业整改不到位。三是环境监察力量薄弱,部分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业务质还有待加强,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四是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衔接。五是各种报表、信息报送不及时,基层执法大队时间观念、效能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整改措施:具体要做到“六个一批和三个全覆盖、”。六个一批:“整改一批、处罚一批、停产一批、关闭一批、问责一批、追刑一批”,限期整改一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立案处罚一批屡查屡犯企业,停产整顿一批严重环境违法企业,关闭一批治理无望企业,追刑一批违反环保法和“两高”司法解释的违法企业负责人,问责一批监管不到位的工作人员。三个全覆盖:第一,排查监管全覆盖。第二,整改落实全覆盖。第三,依法打击全覆盖。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敢于碰硬,做到“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形成强大震慑,倒逼企业自觉守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逐梦新征程新的奋斗之年,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工作要一如既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能为依据,贯彻落实中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围绕“一个中心”(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完成上级考核要求、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环境污染事件),落实“三大计划”(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壤十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继续深入开展环境执法专项行动。聚集“蓝天保卫战”,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聚集“碧水保卫战”,开展水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聚集“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执法。二是做好环境投诉案件受理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三是开展环境稽查。四是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五是持续推进信息公开。全面落实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按照信息公开要求,在环保网站及时将随机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做到执法依据公开、处罚流程公开、法律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定期公布超标排污严重企业名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