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榆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2-21 08:51
单位名称 榆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青山路市政府2号楼
法定代表人 温渊
开办资金 42.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31万元 20.4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市关工办在市政府办及市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在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各级基层关工组织的积极配合及广大“五老”的主动参与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班子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促进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就2021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开展关爱实践活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走进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了“六•一”献爱心捐赠活动,捐赠价值近两万元的特殊教育教具。市儿童福利院为市政府办、市关工办颁发了“爱心单位”荣誉证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进高新小学、横山二中、高新医院,先后捐赠了价值四万元图书,3万元左右的教具。联合榆阳区关工委在榆林市第十五幼儿园举行“传递爱心•温情汇聚”爱心捐赠活动,为园内孩子赠送了价值近万元的图书、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联合市委文明办、榆林市宋庆龄基金会等部门在榆林传媒中心共同举办庆“六一”儿童晚会。全年关爱慰问全市贫困学生31人,每人1000元。2.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使基层关工委工作提质增效。在党建带关建机制的推动下,各县区普遍开展了各类关爱实践活动。神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服务中心、神木市慈善协会共同开展了“关爱病困儿童温暖世间真情”主题公益活动。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携手爱心人士走进榆林市米脂县石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暖冬公益行”活动。米脂县关工办开展了“把爱带回家”2021寒假儿童关爱服务“四送”活动。米脂县关工委、团县委、县妇联联合走进杨家沟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情暖六一•关爱成长”留守儿童慰问活动,。定边县关工委在定边县纪畔学校隆重举行了“童心向党•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主题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并捐助生活用品。榆阳区军旅文化园董事长马治军慰问榆阳区孟家湾中心小学和老师。佳县关工委举行“2021年香港佛学会圆梦助学金”发放仪式。3.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市关工委在佳县第三小学举行了“两教”进校园首场宣讲活动,在神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参加由市检察院组织的“检察开放日”活动,在榆林实验中学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法”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各县区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活动百余场。活动使家长们认识了涵养好家教和培养好家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了家风家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了思善思齐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掀起了好家教好家风的传播热潮,让好家风好家教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法律意识,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4.成功举办全市第四届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全市第四届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经过半年的有序开展,取得圆满成功。在全市关工委系统2021年度工作会上对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和获奖作品进行了表彰。5.教育基地建设,为全市青少年开展活动搭建好平台。市关工委在榆林农业科技示范园举行“‘南山小院’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命名授牌仪式,活动中,“南山小院”还被授予了“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榆阳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6.强化调研督导,为基层关工委的所需、所求、所盼出力。关工委、办领导先后数次到各县区调研,与市县区领导深入座谈,就县区关工办机构设置问题,关工委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问题等进行了探讨,督促解决了相关问题,检查督导了各县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调研考察了佳县兴浪种植专业合作社、横山区兴圆隆酿造有限公司,榆阳区李氏家风馆调研家风家训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到各县区红色教育基地实地调研指导工作。7.做好纪念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市关工委联合市委文明办,举办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纪念表彰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全市30年来的工作历程和成就,布置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任务,增强五老参与关工委工作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全社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关注度。由市关工委筹划编辑《永恒的关爱(续)》,系统展示了关工委成立三十年来的辉煌历程和丰硕成果,是纪念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的重要宣传资料。在《榆林日报》专版以《三十春秋彰显担当砥砺奋进共谋新篇》为题,系统叙述了三十年来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发展历程,以文字形式向社会推介关工委。委托榆林传媒中心以《三十而立再出发不忘初心践使命》为题录制了专题片,以视频的方式宣传关工委工作和广大五老守正创新、不断进取、砥砺前行的勇气和担当。纪念表彰大会成功召开后,市关工办及时在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澎湃在线、陕西关工委公众号和网站等多个平台予以报道,榆林电视台播发了新闻,榆林日报刊发了消息,并以此次会议为主题出版了纪念专刊。同时,全力办好《榆林关心下一代》刊物,现已出版四期。积极向各级各类媒体投送稿件,陕西关工委公众号共刊发市级工作动态21篇、县区动态4篇,省关工委网站刊发市级动态21篇、县区动态23篇;榆林日报报道6次;榆林电视台报道2次等。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关工委、办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各类捐赠慰问活动,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使基层关工委工作提质增效。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百余场,使家长们认识了涵养好家教和培养好家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了家风家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了思善思齐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掀起了好家教好家风的传播热潮,让好家风好家教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法律意识,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功举办全市第四届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强化调研督导,为基层关工委的所需、所求、所盼出力。成功举办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纪念表彰活动,市关工委筹划编辑《永恒的关爱(续)》,系统展示了关工委成立三十年来的辉煌历程和丰硕成果,是纪念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的重要宣传资料。在《榆林日报》专版以《三十春秋彰显担当砥砺奋进共谋新篇》为题,系统叙述了三十年来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发展历程,以文字形式向社会推介关工委。委托榆林传媒中心以《三十而立再出发不忘初心践使命》为题录制了时专题片,以视频的方式宣传关工委工作和广大五老守正创新、不断进取、砥砺前行的勇气和担当。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创新能力不强,新形势下工作中的思想观念跟不上,超前意识上做的不够,导致各项工作推进的力度不大。2.基层关工委建设不全面,一些县市区工作发展不积极,基层关工委和五老服务青少年的能力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拓宽思路,多想办法,多借鉴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做到履职尽责。2.更多的关注基层关工委,多沟通交流,努力做到共同进步,为基层关工委的发展出更多的力量。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抓学习,突出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搞好机关自身建设,提高服务青少年的能力和水平。要脚踏实地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引领,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把握青少年成长的新特点、新规律,探索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新方法、新载体,努力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体现时代性,赋予创造性。要认真总结基层创造的好经验,推出新典型,形成新亮点,把服务青少年的工作做得更实更好。(二)抓建设,利用换届契机,进一步调整充实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壮大“五老”队伍,深化“五好”关工委创建,开启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征程。巩固完善“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把基层关工委建设纳入党委党建工作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统一表彰。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参谋助手。抓住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时机,加强与党委和党委主管部门的沟通协商,抓好关工委领导成员的调整充实和加强工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增添新生力量。(三)抓活动,突出主题教育,培育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两个纲要)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好家风·我行动”“好习惯·我养成”等主题教育活动,传承爱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明,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抓帮扶,引导社会关爱,解决困难家庭学生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五老”关爱行动。着力为青少年办实事解难事,关心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加强对孤、残、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帮教、管理工作,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实现他们的微心愿,引导全社会对困难家庭学生的关注、关心、关爱,鼓励困难家庭学生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五)抓氛围,突出宣传教育,努力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的普法宣传。组织“五老”法治教育报告团,引导青少年学法守法。加强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关工委已有的宣传阵地,面向基层、面向五老,面向青少年,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下一代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