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高新第一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榆林市开发区桃园小区 | |
法定代表人 | 冯班连 | |
开办资金 | 846.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1.91万元 | 633.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高新第一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8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努力打造教师素养与学生素质同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特色全面彰显的儒雅文化特色之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一、抓组织,增强党员凝聚力规范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双报到”制度、“双带头人”制度,扎实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全年召开组织生活会2次。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做笔记,亲抓教学,力推改革,为广大党员、教师做好表率。坚决落实民主决策、校务公开,召开了第三届第一次教代会,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实行党建工作“136模式”,强化了党建引领、融合业务并服务业务的工作机制,多名教师荣获省、市级教学能手称号。二、抓学习,培根筑基强师魂一是贯彻党史学习教育。为党员发放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六本学习材料,4名校级领导人人讲了党课,4名党员教师讲了党史故事。全体党员观看了红色影视《榜样五》等,每位党员撰写了2本读书笔记、4次学习心得或观后感,学习榜样,争当榜样,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二是覆盖业务学习培训。全年线上线下共有325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共计6230学时,达到了全覆盖。尤其是教师作业管理与设计培训,大大转变了教师理念,有效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三、抓廉政,作风整顿见成效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全年组织召开2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多次召开干部作风集中整顿专题会议。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座谈会和家长、学生问卷调查,签订了师德承诺书、教师规范从教承诺书、疫情防控承诺书、党员防控承诺书。四、抓改革,落实“双减”提质量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要求,制定了17项“双减”工作制度,以“三个课堂”为核心,以作业改革为抓手,以工作专班和管理制度为保障,全方位开展“减负革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开展课堂革命第一课堂突出“实”。强力推进“目标导引+任务驱动”导学练评一体化,以新教育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英语双线教学实验和智慧课堂实验等“四大实验”为抓手,讲听评课周周进行,推门课、示范课、汇报课、研讨课、展示课、过关课等,从课堂的参与度、练习度等“六维度”积极构筑新教育理想课堂,部分课堂荣获全市精品课一、二等奖。第二课堂突出“趣”。根据“双减”政策要求,严格落实“5+2”模式,结合学校学情,推出“2638”式课后服务,科技、艺术、体育、劳动等三层级七大类60多门特色课程,突出趣味性,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第三课堂突出“丰”。立足校情、学情,凝聚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以“每月一事”为抓手,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全年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红色基因代代传”实践活动、科技馆研学和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女子治沙连、郝家桥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等,从小播撒爱的种子,增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开展作业革命成立了作业管理工作专班,校长带头做了《以作业改革为抓手,撬动课堂革命》的专题讲座,为“双减”背景下开展学校作业革命明确了方向。通过强化学习“转”观念,统筹协调“减”数量,专题研讨“提”质量,挖掘资源“创”形式,开启了“1+N”作业管理模式。本着“课标统领、以人为本、创新提质、五育并举”的理念设计作业,突出趣味性、层次性、探究性、实践性,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制定了《“1+N”分层作业设计一日清单》等5种清单,保证了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分学段、分学科举行“创新作业”评比,年级组优秀作业案例评比等方式,推动作业改革,提升作业质量。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试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语文的听说读写诵、数学的读写算说做闯关考核突出趣味性,孩子们在“玩考”中体验成长的快乐。五、抓队伍,教学水平登新峰一是读书工程持之以恒。教师人人读书,天天读书打卡、周周打卡点评,完成读书笔记、读书微感言。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学校读书节)为载体,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师生、家长读书活动。二是领雁工程引领辐射。省市学带、能手的28节示范课,以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为目标,实现讲学练评一体化,达到了示范引领、分步前行的目的。组织各科6位省能手逐条引导解读了《校本研修30问》,提高了教师校本研修的能力。三是青蓝工程助力成长。19位青年教师申报了课堂教学等11关115项,并经考核15位教师过关28项。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四是帮扶工程优势互补。19位教师集体备课展示,18位教师新教师汇报课展示,10位教师智慧课堂实验课展示,充分凝聚了团队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各教研组、工作坊及时组织观课、议课,取长补短,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五是教科研活动有声有色。周周有新主题,次次有新收获,学习讨论了关于“双减”的系列文件,研讨作业改革方案,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各种课型的会商,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双线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努力提升教科研水平,本年度已结题8个,5个正在研究中。六是信息化应用取得突破。每位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了跨越式提升,3名教师在第七届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大赛中荣获等次奖,微电影《孰能生巧》《望梅止渴》在成语中国创作展映活动中获省市级等次奖。六、抓校风,立德树人展风采一是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师德师风教育逢会必讲,严格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榆林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榆林高新第一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签订师德承诺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树立正面典型,坚持榜样引领,进一步树立良好师德形象。二是充分发挥少先队的旗帜作用。坚持党建带队建,为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组织开展“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党史宣讲比赛,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举行“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庆“六一”暨第十二届校园艺术节文艺展演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从小学会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召开了第二届少代会,民主选举产生校少工委主任、副主任和大队委委员。三是加强家校协同。依托家委会,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利用家长资源,构建了“1+x”家长课程,开展“家庭教育校园行”“亲子共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将养成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辐射到社会。组建了一支认真负责、甘于奉献的“家长志愿者”队伍,近1000名家长在护学、化妆等方面服务近1500余次,保障了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七、抓安全,多措并举保平安严格落实落细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全校层层网格化和党支部网格化管理,对师生员工进行全覆盖健康排查、监测和信息上报。不断强化日常安全管理。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坚持要求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开展“安全教育第一课”。建立了四级安全隐患排查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安全风险。充分利用安全日和主题活动月,开展了防校园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中毒、防意外伤害、防性侵、防拐骗以及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各类安全教育和防震应急演练活动,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救助能力。八、取得主要效益学校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榆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教科研先进集体。学校在信息化教学方面荣获市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等8项优秀组织奖。积极开展清理垃圾、积雪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了中华慈善兴达路社区疫情防控捐款。看望体弱多病的党员教师,慰问了退休党员。为建档立卡学生提供免费营养早餐,全体教职工对学生进行了“一对一”帮扶。教师全员参与课后服务,切实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购买了架子床,解决了离家较远的教师的午休问题。购买了8台净水器,改善了师生健康饮水条件。九、目前存在的问题1.校园基础路面多年未翻新,凹凸不平,砂石分离,严重影响师生日常出行及安全活动。2.教师教科研参与度较低。3.教师平时工作压力较大,顾及家庭较少。十、整改措施1.向主管部门反应协助解决,翻新学校基础路面。2.加大教师教科研研究力度,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3.尽量精简会议及活动,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十一、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以“四个一"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四个一”即一减一实一增一保护。一减就是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实是落实“1+N”作业管理模式;一增是增加课外阅读、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实践的时间和机会;一保护就是保护学生的视力,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2.以“四项工程”为载体,提升教师整体素养。读书工程丰厚了教师的积淀,启迪了教师的智慧,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领雁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全面带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帮扶工程促进同伴互助,以强带弱,共同提升专业素养。3.以“四大行动”为抓手,深化素质教育。学校秉承儒雅文化,以“文化立校、文化立人、文化立行”为办学策略,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为育人理念,通过“四大行动”即“儒雅阅读行、儒雅艺体行、儒雅国学行、儒雅礼仪行”,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文雅少年。4.以“三个课堂”为重点,推进“双减”工作。“减负增效”首先要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大胆开展课堂革命,强力推进“目标导引+任务驱动”导学练评一体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其次以课程建设为支撑,充分挖掘优质资源,发挥功能部室的作用,着力打造第二课堂特色。以新教育“每月一事”为抓手,融通第三课堂,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和红色研学中学会做人做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5.以“四项实验”为突破口,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一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二是新教育实验。三是双线英语实验。四是智慧课堂实验。2021年12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1年3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2.2021年6月,被中共榆林市委评为“榆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1年7月15日,榆林市慈善协会向我校捐赠价值5万码洋图书,学校将图书全部投放到学校开放书廊供学生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