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榆林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2-02-21 08:49
单位名称 榆林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法律法规直接赋予市交通局的执法职责,以市交通局名义,统一行使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地方海事行政、工程质量等领域执法工作。负责查处辖区内和跨区域复杂案件,监督指导辖区内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执法工作。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开发区裕华路5号
法定代表人 苏来鹰
开办资金 2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53.85万元 899.9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公益 从业人数  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一)道路运输方面。一是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治。今年2月7日市政府印发《榆林市道路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榆政办函〔2021〕15号),决定在全市开展为期100天的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全市先后出动宣传车606余辆次、宣传人员1600余人次,深入到客运企业、汽车站、机场、火车站广场,到榆林中心城区大型社区和两所院校,到陕西有色、榆树湾煤矿、清水工业园等工矿企业,张贴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公安局联合印发的《全市道路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通告》17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78条、散发传单14000余份。在中心城区1100辆出租汽车车载LED屏上滚动播放,广泛宣传非法营运的危害性,形成全民抵制“黑车”的态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截止12月底,全市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执法车辆6000余辆次,查扣非法营运车辆532辆,查处出租异地营运车辆32辆,查扣其他违规经营车辆285辆,办理执法案件2144件,有力地打击了非法营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广大客运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二是以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汽修企业有机废气专项治理工作。共检查机动车维修企业712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352份,并依法对不符合规定的73家烤漆房进行查封,拆除31家,搬迁5家,改变用途19家,对榆阳区王则湾兴旺等7个大型停车场内123家机动车维修“黑摊点”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限期进行备案。三是加大对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动态监控运行执法检查力度。6月份,与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信用办等相关单位对未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车辆动态监控工作未按规定进行的五户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分别给予5万元的行政处罚,通过部门协作,联合监管,集中整治,联合惩戒,对道路运输企业起到了教育和警示的作用,增强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夯实了主体责任,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二)航运方面。开展执法督导检查24次,其中对水运企业检查8次,渡口、码头、船舶检查7次,部门联动检查9次;有效遏制了车船水上违法行为,规范了水运市场。一是对榆阳、神木、吴堡重点水运企业进行执法检查。二是对县市区渡口、码头、船舶进行执法检查。三是对佳县、吴堡黄河大桥封闭期间水路交通进行督导检查。四是对沿黄6县采砂船舶污染防治进行执法检查。通过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经营者责令整改,并要求执法大队监督跟进。(三)路政方面。为推进我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进程,理顺路政执法体制,经多次与市公路局座谈,我市路政执法合署办公模式基本形成,目前各县市区路政中队均已统一挂牌,执法文书也统一发放到位,11月15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与市公路局联合制定了印发了《关于普通国省干线路政执法大队及中队人员安排的通知》(榆市交执〔2021〕65号)和《关于印发〈榆林市普通国省干线路政执法工作实施意见〉和〈榆林市普通国省干线路政执法工作人员考核评议办法〉的通知》(榆市交执〔2021〕66号)。按照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加强店红一级公路管理的通知》要求,实地调研路政执法工作现状,建议成立店红路路政执法中队,切实解决店红一级路路政执法盲区问题。全年共计发生涉路事案2623起,查处2622起,共计收回赔偿费245.98万元,追偿率达99%,涉路事项许可23件,收回占用费632.98万元,收赔总额达879万元。(四)工程质量方面。一是干线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全覆盖。先后组织对全市路网干线公路、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项目共进行了6次监督检查,获取各类检测数据783个,合格705个,总合格率90%。提出存在质量问题47条,提出整改意见34条,下发监督检查意见通知书5份。二是加强质量监督业务培训学习。邀请省内专家,围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工作如何走深做细,对全市各县市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40余人进行了集中培训,为下一步保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平稳可控,实现我市交通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大对各县市区的质量监督工作业务指导。按照中省市相关要求明确质量监督主体责任,落实监管责任,强化建设单位、代建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责任意识,推进县市区工程质量体系建设。四是建立打击质量违法长效机制。按照规定对未办理公路、水运工程监督手续,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公路、水运工程竣(交)工验收,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现场工程质量问题,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违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同时移交至“信用中国”平台,对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形成长效协作机制。(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配合公安部门紧盯运煤专线、国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路段,火车站、汽车客运站、渡口码头、停车场等重点区域和案件易发高发的重点时段,从严打击针对货车司机的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抢劫抢夺和盗窃货车燃油、车内财物等违法犯罪。加大日常巡查巡防力度,降低道路运输领域刑事案件发案风险。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截止12月底,全市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执法车辆6000余辆次,查扣非法营运车辆532辆,查处出租异地营运车辆32辆,查扣其他违规经营车辆285辆,办理执法案件2144件,有力地打击了非法营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广大客运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共检查机动车维修企业712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352份,并依法对不符合规定的73家烤漆房进行查封,拆除31家,搬迁5家,改变用途19家,对榆阳区王则湾兴旺等7个大型停车场内123家机动车维修“黑摊点”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限期进行备案。截止12月底,规范城区出租汽车89辆次;规范班线客车131辆次,处罚14辆次;规范货运车辆232辆次,处罚11辆次;规范网约车平台公司2家,处罚网约车3辆次;检查危运企业45家,处罚5家。全年共计发生涉路事案2623起,查处2622起,共计收回赔偿费245.98万元,追偿率达99%,涉路事项许可23件,收回占用费632.98万元,收赔总额达879万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支队机关编制共12人(班子1正3副、5个科室5正3副),质监科负责全市公路、水路工程质量行政执法工作,但目前只有1人,不能满足全市公路、水路工程质量行政执法需要;普通国省干线路政执法大队负责全市范围内普通国省干线路政执法工作,编制只有45人,要管辖全市12个县市区2300多公里国省干线路政执法工作,人少、点多、面广、量大,工作开展力不从心;市执法支队是执法单位,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法制审核科室,也不能满足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二)执法人员划转不到位。普通国省干线路政执法大队目前只划转7人,虽然临时抽调了市公路局的34名工作人员协助执法,但执法力量还是严重不足。个别县区执法大队人员也未全部划转到位,这给执法工作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三)执法保障有待加强。目前,我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虽已初步完成,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工作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执法力量比较弱、执法装备急需配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的开展。(四)联合执法机制有待加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运输市场整治模式没有形成,执法手段单一,与网信、市场监管、公安交警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执法过程中车辆查扣难、取证难。四、整改措施针对所辖执法区域内呈现出的行业乱象,按照“统一行动、分类推进、重点突击、集中治理”的原则,对发现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要一律依法实行挂号销账处置,久久为功,以常态化的执法介入形成强大震慑力,切实保障各项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以日常巡查兼投诉举报为主的执法检查和不定时集中“大拉网”式整治相结合的方式,打击城区非法营运的“黑车”和驻地经营的佳县出租车。二是多措并举开展打击参与班线运营的“黑车”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城区出租汽车经营企业、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及客运站场、旅游客运企业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对城区驾培机构、维修企业、车辆及从业人员进行行政检查,开展好全市水路交通执法检查和全市通航秩序和环境督查检查。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健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非法营运极易反弹,持续开展道路客运市场整治,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打击非法营运长效机制,强化交通、公安、交警、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二)强化法治队伍建设。举办交通运输执法领域全员和专题培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三)进一步抓好学习教育。为提升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综合素质能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改进执法工作方式、创新执法服务理念,在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中开展讲政治、优作风、强服务专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力提升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四)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12328热线平台、12345政务热线的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结合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继续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广泛宣传行业政策、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展现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新作为、新气象。(五)加快推进非现场化执法建设工作。结合省厅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市县平台的前期筹建工作,争取财政支持,及早实现非现场化执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