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榆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1 08:48
单位名称 榆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机动车维修检测及从业人员培训工作;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信用体系建设与应用管理、运行预监测工作;城市公交、出租车行业管理事务性工作;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环保治污、信访维稳、投诉咨询以及交通工程质量技术性指导、造价咨询服务。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开发区裕华路5号
法定代表人 张耿麟
开办资金 2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3.91万元 432.1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9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城市公交行业组织人员深入各县市区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除榆林中心城区外,其它各县市区共有公交企业18家,公交车辆603辆(636.11标台),其中新能源车辆343台,占比56%;运营线路71条,公交驾驶员860人,管理人员219人。(二)城市出租汽车行业一是组织召开了全市出租汽车企业座谈会,梳理行业面临问题,积极维护从业人员合理诉求,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共谋出租汽车行业发展新路子。二是深入各县市区对出租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三是对中心城区12家出租汽车企业进行了2020年度质量信誉考核。(三)道路旅客运输行业今年以来,我中心不断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加快推进客运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是完成全市41家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及14家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的初评工作,评选出AAA级企业4家,AA级企业29家,AAA级客运站7家,AA级客运站5家,并将考评结果向社会进行公示后上报省中心备案。二是整理汇总各客运企业及各汽车站基本信息档案,并按要求每月报送旅客运输情况及客运车辆动态数据。(四)道路货物运输行业2021年,我中心严格按照《榆林市交通运输领域危险化学品安全攻坚方案》和《全市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强化责任落实、制度建设和源头准入管理,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风险。一是强化源头管控。通过现场核查、会议评审等程序,为21家符合要求的企业发放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不断提高危运企业准入行政许可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二是加强行业监管,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对20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违规行为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并将相关车辆的违法违规信息抄送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三是严格落实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完成了全市166家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五)水路运输行业2021年,我中心不断加强水运行业管理工作,确保全市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有序。一是与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开展了船舶检验专项工作,共检验船舶147艘,检验完成率达到100%,并在全市开展了一次全面排查,对“三无”船舶一律注销船舶检验证书,同时督促各船舶经营业户按期申请船舶年度检验,确保所有船舶应检尽检。二是联合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开展日常水上交通安全检查5次,在“两会”“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期间对全市重点渡口码头、旅游景区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检查。三是按照水运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排,对全市黄河流域船舶碰撞桥梁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六)驾驶员培训行业一是完成全市驾培机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二是完成了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工作。经过审查确定3家符合交通运输部规定条件的驾培机构承担从业资格培训业务,累计完成3期培训,培训学员400多人。三是积极开展道路客运资格证考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七)机动车维修行业一是加大烤漆房治理宣传力度,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要求各县市区建立有机废气治理明细台账,不断加大汽修企业有机废气治理力度,并对榆阳区、横山区修理厂、烤漆房进行了明查暗访,同时对部分M站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二是开展全市二类以上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起草了《全市有机废气治理实施方案》,并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做好督导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汽修企业有机废气治理工作。(八)机动车检验检测行业一是按照《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标准要求,指导全市道路运输检验检测机构完成了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联网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并对升级后收费标准进行了备案。二是不定期对道路运输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线上+线下”监督抽查,并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三是不断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配合省技术服务中心核查组,对道路运输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现场一对一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检测机构的技术服务水平。(九)行业信息化建设一是每月按时对全市“两客一危”车辆动态运行情况进行通报排名,将违规车辆数据信息推送相关科室并联合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约谈所属企业。二是制定了《榆林市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服务商管理办法》(试行),细化责任分工,推进分级分类监管,不断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十)源头治超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巡查检查力度,规范源头装载企业档案和各类月、季报表填报工作。二是夯实源头企业数据统计,推进源头企业和车辆违法超限超载案件的可视化、信息化、系统化建设。对144家源头装载企业实施有效监管,并纳入台账化管理。三是继续加大源头治超力度,规划建造科技治超信息平台、协调货运源头装载企业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十一)交通工程质量监管一是根据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警示函》要求,对全市在建公路项目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督查和督导,发现问题20余条,现场进行整改,并将排查结果上报市局,为全市普通公路的建设项目质量安全保驾护航。二是对全市24个在建公路项目进行了质量抽检,共实测753点,合格720点,单点合格率95.6%。三是根据《关于开展陕西省2020年度公路工程监理信用评价工作的情况说明》要求,对全市2020年实施的1个一级公路建设项目、1家监理单位和8名交通部注册监理工程师进行了信用评价。四是根据省厅《公路水路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交通运输局《关于成立公路水路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清查和政府会计核算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制定了《全市农村公路重置成本标准》。(十二)行业安全管理按照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提升行业安全监管能力,全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一是制定《榆林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清单》,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二是全力做好重点时段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两客一危”运输安全生产调研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主题咨询日活动和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活动,通报发生的各类道路交通事故,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做好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为规范榆林火车站、机场周边出租车营运秩序,专门成立了火车站机场管理所,派驻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利用高清摄像、车辆识别等高科技管理手段,铁腕整治出租车挑客、不打表、强行拼客、宰客等突出问题,通过半年的整治,榆林火车站和机场周边的出租汽车营运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赢得了上级领导、广大乘客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及线下发放治超宣传单册对源头治超政策进行宣传,围绕超限超载对公路、桥梁的破坏性及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等方面开展宣传,达到预期宣传目的。三是联合榆阳区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中心、榆林市曙光应急救援中心开展了主题为“水上平安交通安全伴我成长”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为榆林市第九小学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课,切实提高了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意识。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货运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落实的不够细致,没有做到全覆盖,对问题整改工作不能有效跟踪,未形成“闭环管控”。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存在“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管理”的片面认识,存在监管漏洞。二是个别县市区对有机废气治理工作重视度不够,网络化管理制度未完全落实,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I/M)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治理工作难以有效推进。三是部分企业主体责任夯的不实、动态监控流于形式、安全制度执行不力、教育培训还不到位。四、整改措施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努力构建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长效机制,不断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建立质量信誉考核管理制度,建立隐患企业黑名单制度,有效实施分类监管、重点突出,不断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提高安全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创新监管手段,应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各检测机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推进机动车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有效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治超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工作,继续为我市的治超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不断加大巡查力度,把查处短途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并针对重点路段对违法行为予以整治。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对全市水上救援体系进行编制规划,争取资金力争组建一支水上应急救援队伍,并联合榆林市水务集团、横山区交通运输局、榆阳区道路水路事业发展中心在横山区王圪堵水库开展一次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水上交通应急救援能力。(二)加强维修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把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行业监管当中,进一步规范I/M站工作程序,继续加大有机废气治理力度。(三)依托“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新系统(榆林)”和“陕西省道路运输车辆公共服务平台”,对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不断完善《榆林市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服务商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服务商的监督检查力度,并建立完善的安装维护服务质量体系,提高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动态监控运用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