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府谷县> 府谷县融媒体中心

府谷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8 15:56
单位名称 府谷县融媒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新闻宣传和重点报道提供全媒体传播服务。报道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重大工作部署;报道各部门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新气象;制定、实施传媒事业和产业规划;出版内部资料以及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的运营和管理。
住所 府谷县人民路82号
法定代表人 张霞
开办资金 11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府谷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3.26万元 203.09万元
网上名称 府谷县融媒体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府谷县融媒体中心在县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阶段性安排,以深化融媒体改革为动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讲好府谷故事,传播府谷好声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具体工作情况如下:一、开展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县融媒体中心把宣传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推进上,积极策划和部署各项主题宣传报道,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在广播电视和报纸中开办“建党100年巡礼”新闻专栏,大力宣传报道我县的红色教育基地,已播出7期;宣传报道“建党百年·党员风采”4期,其中《老党员薛新民:520座双模拱棚的种植之路》在各大网络进行刊播;“辉煌百年·新时代成就展”已播出4期。建党百年-走进乡村看小康已播出10期。二是重点宣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开发利用能源、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珍惜绿色资源的宣传。三是对“我县把党史学习的思想势能转转变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我为群众办实事”进行强有力的宣传,其中《榆林府谷:每年千万元资金用于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府谷: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榆林府谷:全力以赴促投资有力有序抓项目》均在省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2、坚持移动优先,新媒体推送及时有力。“府谷发布”关注人数为70837人,“府谷融媒”关注人数为21557人,“爱府谷APP”下载量45704个,注册量17966人次,累计点击量59万多次,抖音关注人数为13000人。单篇新闻阅读量突破24万人次。3、立足本土,专题栏目不断拓展。针对性开办专题栏目进行宣传报道,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推出栏目《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28期、《市场监管360》24期、《城载文明》18期、《相约府谷行》12期、《聚焦府谷》50期、《德耀府州》8期,共计推出140期。为重点工作开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结合建党百年,我们开办了综艺类节目《红歌天天唱》,每天安排一首经典红歌,并对歌曲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歌词所体现的重大意义做详尽介绍,节目时长10分钟,已播出85首。爱府谷APP客户端上开设的“百年党史天天读”栏目,已播出89期。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创文”专栏,对我县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各部门各单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好做法予以报道,重点对入园难、停车难、停车贵、行路难进行跟踪报道。在府谷发布、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党史学习教育和创文稿件300期。广播电台开办了《党史耀百年》专栏,已播出79期。坚持“以史明鉴”“以史育人”,开办《名篇有约》专栏,讲述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已播出100期。(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纵深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强化管理,媒体融合效应初步显现。秉承“移动优先”理念,融合传播,引导视听,新闻宣传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21年,中心中央厨房已正式投入使用,统一调度、统一平台、统一流程、统一考核,将各媒体策采编发评等融为一体,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有效实现“移动优先”的融媒矩阵。“府谷发布”微信公众号也已完成添加府谷报电子版、府谷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栏目,使媒体类公众号成为传播新动能。在发布稿件方面:府谷报数字报,截至目前,累计发布52期,阅报栏张贴27期,初步实现手机看报。开通“府谷融媒”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电视新闻77期,实现了用手机观看电视新闻的便民服务方式。同月,开通“府谷融媒”视频号,累计发布短视频580条。根据不同的活动,对活动进行网络直播,先后完成了党史学习教育演讲比赛、庆祝建党百年等文艺演出活动的网络直播工作,共计网络直播10多场次。2、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全媒体采编技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跟班学”的办法,一方面选派专业技术力量外出学习,另一方请进业内专业人士讲授最新的业务知识。今年3月,组织领导班子和业务骨干到省电视台、蓝田县融媒体中心、延安融媒体中心、米脂县融媒体中心等单位进行业务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4月至5月,中心业务骨干参加榆林市记协和照金举办的相关业务培训;7月至8月,新媒体采编人员参加短视频制作等相关业务培训;11月,邀请榆林市传媒中心副主任呼东荣一行为中心一线采编人员授课,有效提升了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力推动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高质量发展。3、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中心按照市委县委干部作风集中整顿要求进行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责任落实,积极开展自查自纠,确保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有力有序进行,有力推动干部纪律作风大转变。自纪律作风整顿工作开展以来,中心通过思想教育、相互监督和职工签署禁酒承诺书等方式进行狠抓落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单位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行为。(三)突出特色,对外宣传提质增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我们认真梳理全县各行业工作亮点,积极与中省市主流媒体沟通对接,共向中省市主流媒体推送稿件700余篇。其中榆林日报刊发了《学党史入心入脑办实事走深走实》《农业农村局:犁绘惠农富民宜居宜业的生态画卷》《老党员薛新民:520座双模拱棚的种植之路》《府谷:率先实现全省集中供暖》等稿件引发舆论强烈反响。 (四)发挥媒体联动效应,承办活动有声有色。1、优化政务新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加大县级融媒体中心功能延伸力度,拓展重大报道创新、政务服务、就业创业、社区服务、活动开展等方面功能应用,深化推进‘新闻+X’更多服务功能的融合,构建政务和民生服务矩阵,将省市一些已经成熟运转的民生服务的平台和渠道直接运用于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教育、医疗、交通、法治等数十项服务信息实现统一收集,多方位、多领域、多终端、多样化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将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成干群连心桥、民生服务站,为推进府谷高质量发展建作出应有的贡献。2、夯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11月2日至3日,中心和教体局共同开展了“大手牵小手主播进校园”推广普通话活动,先后为前石畔学校、第三小学、第四小学共计210余名学生讲解普通话基础知识。积极推广了普通话,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11月25日,在“百单位帮百村”帮扶活动中,中心领导为对口帮扶的新民温庄则村5户村民家中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积极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中央电视台发稿12条,省台发稿108条,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市台发稿290条,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广播新闻市级媒体99条,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新媒体平台发稿4860条;抖音短视频发布数量为327条,其中疫情防控方面的稿件点击率最高达到19万人次。2021年,被评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三、存在的问题:今年,我中心的新闻宣传、融媒体建设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制约了中心人才软实力发展;二是融媒体中心现有设备陈旧老化,硬件装备水平整体滞后;三是新址大楼建成投运尚需相当的过程,标准化建设水平短时期内难以达标;四是稿费等考核奖励激励机制尚未实施,严重影响一线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改措施:1.加强人才软实力,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步伐;2.尽快更新专业设备,提升硬件水平;3.积极推动新区新址建设;4.尽快实施奖励激励机制,增强一线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今后工作计划: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阶段安排,不断拓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努力传播好党和政府的声音,展示好当代社会的主流,反映好人民群众的心声,发挥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强对外宣工作,挖掘优秀题材,精心组织策划外宣稿件,对外讲好府谷故事、传播府谷好声音。2、积极提升技术平台。全力提升融媒体中心基础建设工作,加快融媒体中心办公区建设步伐,更新专业技术设备。利用“中央厨房”技术平台,确保各媒体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做到信息资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加强对新媒体、无人机、VR全景拍摄、H5等技术手段的应用,重点推出短视频、短音频、VR作品、微直播等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媒体产品,实现新闻内容从静到动、从可读到可视、从一维到多维的多媒体展示。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把更多熟悉新媒体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充分释放人才活力。通过业务交流、工作锻炼、培训学习等方式,培养记者独立完成整条新闻的采访、拍摄、撰稿、剪辑、推送等工作,打造一支专业型、全媒型人才队伍。4、着力增强综合服务能力。2022年,将继续深化完善“新闻+政务+服务”理念,推进融媒体中心与社会综合治理、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平台的对接打通,把融媒体中心打造成为地方党委政府“指尖问政”的新手段、“化解矛盾”的新抓手、“服务民生”的新渠道。5、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积极推进融媒体中心传媒公司的组建工作,拓展经营创收业务,切实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促进媒体融合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