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长武县融媒体中心(长武县广播电视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播映电视节目,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电视节目播出<电视节目信号发射•电视节目信号传送•电视节目信号接收 >、电视节目转播. | |
住所 | 长武县城东街 | |
法定代表人 | 王志华 | |
开办资金 | 5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长武县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19万元 | 420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长武县广播电视台.公益 | 从业人数 3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围绕中心,宣传水平有了新提升2021年,县融媒体中心围绕全县大局和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网站、抖音、爱长武APP、今日头条、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视频号、学习强国、群众号客户端等14个平台端口,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乡村振兴、县镇村换届、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的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做好阶段性重点工作宣传报道。一是在内宣上提质量。我中心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团结、稳定、鼓励”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努力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递正能量上下功夫。我中心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重要职责,遵循“三贴近”原则,注重创新新闻传播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努力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讲好长武故事,发好长武声音,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宣传长武,推介长武。同时,立足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突出民生实事宣传,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全年预计播发电视新闻151期,1190余条;广播新闻1190余条;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达到1.3万余人,微信平台发稿2160多条;发布抖音270余条(最高浏览量14.3万);视频号240余条(最高浏览量4.1万);微博发稿220余条,原创新闻阅读量上万的有17条;网站发稿1220余条;今日头条发稿570余条;央视频发稿30余条;央视新闻+发稿30余条;人民日报客户端发稿40余条;学习强国平台发稿300余条。二是在外宣上抓突破。2021年,我中心提出了抓住特色、突出重点、单项突破的工作思路,积极向学习强国等影响力大的省市级以上媒体供稿,力求传统媒体有新突破、新媒体有新气象的目标任务,为讲好长武故事,提升长武知名度、美誉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年上送市级以上电视媒体发稿120余条,市级以上新媒体发稿240余条。其中,《梁增基:一颗“粮心”扎根渭北60载》《长武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研讨班开班》《长武县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长武县举办系列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武县10月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长武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长武县果蔬大棚助力群众致富增收》《长武:藜麦菜特色产业种植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福利来了!“单车蓝”现身长武街头》等在省市电视台和新媒体播发。我单位报送的作品《信念人身如莲绽放》获得省广电局举办的“百年奋斗铸就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视听短视频大赛二等奖。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县上下达的任务,我中心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到2021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39.7万元,超额完成了全年争项目争资金目标任务。完成了年产12亿片面膜基布生产项目30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和6户个体户孵化任务。狠抓包村工作,从防返贫、抓振兴、兴产业、优环境等方面继续做好枣园镇枣园村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同时,我中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织密防控网络,加强本单位和所包抓的御城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排查漏洞,补齐短板,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从业人员不足,工作设想得不到保障。目前,中心现有职工37人,市县借调、抽调、驻村等工作需要,除去办公、后勤、播出等人员,实际采编一线工作人员仅剩12名,维持日常采访、14个平台运维及日常工作,相当困难,直接制约着融媒体中心各项工作的再扩展。人员编制总量少,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就编制来讲,与全市各县区融媒体中心相比,我中心编制数相对较少。就专业技术人员来讲,人员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人员老龄化现象突出,人才梯队断层严重。优秀的新闻采编专业技术人员引不进来,宣传总体策划水平不高,新闻宣传手段、方式、内容上缺乏创新。(三)经费紧张,硬件设施达不到新兴媒体要求新媒体发展是建立在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基础上,要实现媒体的深度融合,达到快速发布新闻的目的,需要强大的网络和数据平台支撑,随着无线全覆盖、高清改造、融媒体中心建设等工作的推进,各项硬件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受资金缺乏的影响,目前维持机关运行、设备维护、安全播出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四)考核分配激励机制亟待完善我县按党政事业单位的普遍特征管理媒体的考核分配事项,忽略了媒体单位的特殊性,媒体实行稿酬考核分配无明确的文件依据,播音主持等特殊岗位的特殊需求得不到政策保障,甚至视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严重影响了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缺少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为全县唯一的主流新闻媒体,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切实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作用,自觉担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确保新闻宣传主题突出、基调鲜明,为实现我县“富民强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支持、营造舆论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一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县内宣传以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氛围,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凝聚合力为重点。县外宣传以上大台、上重头稿为目标,加强上下联络,深挖内部潜力,抓重点,早策划,进一步扩大提升的知名度、美誉度。二是进一步增加新闻作品的数量、优化质量,在保持对市台、省台发稿数量的基础上,力争在2022年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对外合作,在自办节目下功夫,努力提升自办节目水平。(二)加强队伍管理与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着重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继续有计划地组织现有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等业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以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为手段,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进一步修改完善日常考勤、安全播出等制度,把各项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到部室,责任落实到人头,努力实现各项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提升融媒体整体工作水平。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政策,引进优秀专业人才,重点引进播音主持、记者、编辑、节目策划包装等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力量,提升素质,提高水平。(三)加强安全生产,保障播出安全一是继续狠抓机关安全生产不松手,形成高压态势,对安全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继续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加强重大节假日值班工作。二是继续抓好安全播出,狠抓舆论安全,严肃新闻纪律,严格岗位责任,确保内容安全、播出安全、政治安全、形象安全。(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深刻学习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媒体融合发展成功经验,继续‘走出去,请进来,跟班学”,不断增强干部职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不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长见识,更新观念。同时,加强业务培训,着力培养集采、写、拍、编、播、发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逐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灵活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本领和能力,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9月荣获陕西省广播电视局“百年奋斗铸就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视听短视频大赛二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