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泾阳县> 泾阳县文化馆(泾阳县人民体育场)

泾阳县文化馆(泾阳县人民体育场)

发布时间: 2022-02-18 10:59
单位名称 泾阳县文化馆(泾阳县人民体育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团体管理;文化交流。提供训练基地、相关服务、管理、训练后勤保障,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相关管理人员培训。
住所 泾阳县东关正街
法定代表人 张晓燕
开办资金 66.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88万元 45.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加强政治理论及专业知识学习,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由于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按照文件要求,开展了泾阳县扶贫帮困送温暖献爱心捐款。组织学习了《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议、《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开展了“讲党史故事、促高点开局”主题活动;学习“庆政治生日、学峥嵘党史,迎百年华诞”主题当日活动;观看励志扶贫电影《无翅飞翔》、爱国影片《长津湖》,要求写心得体会;观看《党史故事100讲》;赴扶眉战役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撰写心得体会。为党员发放政治生日贺卡。“陕西纪检监察”和“咸阳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线上党史知识竞赛”答题活动。确定了熊莎同志为发展对象。三位馆长参加了事企业领导干部专题培训会。开展了“德润三秦”家风活动。(二)群众文化活动。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我馆充分发挥线上线下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共举办、承办、协办群众文化活动10余次,影响大、反映好的活动有:总分馆送福送春联进农家活动,为城区群众、帮扶村、竹园张村及各镇文化站义赠春联1500余幅,为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开展了奇石网络展三期,展示了泾阳奇石丰硕成果,开展了“文化大拜年欢乐进万家”系列活动,包括《文化馆微课堂》、《非遗传承人大拜年》、《央视春节晚会合集》、《庆元宵·猜灯谜》等线上活动。在三八来临之际,承办了“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线上书画展览活动。我馆全体人员赴泾阳县特殊学校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弘扬社会新风”活动,为他们捐赠学习生活用品,讲述精彩故事。开展了咸阳市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泾阳县选拔赛、讲好泾阳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暨纪念4.23世界读书日朗诵会。我馆业务干部组织参加了泾阳县总工会庆“五一”职工书画展览。开展总分馆联动文艺演出活动。与宣传部、文联、文旅局联合举办的“翰墨丹青颂党恩”泾阳-秦都两地首届书画联展在我馆开幕。配合主管局举办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泾阳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全体同志参加了演出,并获得了二等奖好成绩。在第十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宣传展演活动。组织我县省级非遗《泾河竹马》参加了由咸阳群艺馆,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的非遗进校园宣传展演活动。组织孙学义剪纸、泾阳砖茶、散茯茶参加了“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咸阳市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邀请我县非遗项目《白蟒塬孙氏剪纸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学义老师来馆进行剪纸培训。组织省级非遗项目《裕兴重散茯茶制作技艺》、《王氏传统正骨技艺》、市级非遗项目《白蟒塬孙氏剪纸手工技艺》、《泾阳让饸》、《老黄家蒸碗制作技艺》来到红色教育基地——安吴青训班,对游客进行非遗宣传、展示和体验活动。组织了泾阳县“翰墨写初心丹青颂党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农民书画展。中秋节前夕,我馆邀请泾阳县书画名家十余位举办了“泾水映明月-泾阳县文化馆中秋笔会”。重阳节前夕,我馆和泾阳县泾水诗韵学会联合举办了“赏金菊、庆重阳诗韵传菊香”诗歌朗诵会活动。(三)艺术培训工作。培训辅导是文化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除在馆内开展常规性免费培训外,还派业务干部深入各镇、村为广大文艺爱好者进行免费培训指导,具体有:疫情期间,我馆通过数字服务平台与大家分享多种文化艺术门类以及文化健身养生方面的学习课件推出“文化艺术培训”线上小课堂,我馆实行闭馆不停服务理念,通过公众号与大家分享《文化馆微课堂》,为广大群众在非常时期带来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4月28日,我馆召开了“泾阳县两馆总分馆制培训暨工作安排会”,文化和旅游局文化艺术科科长司金叶、文化馆馆长、副馆长及文艺活动部成员、图书馆馆长、8个乡镇文化站站长、文化馆所有中层人员参加了会议。5月1日至3日,我馆特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多次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唐永平老师来我县举办为期三天的书法培训,参训人次达500余人次,社会反响良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县书法人才队伍的建设。5月18日,我馆音舞干部赴安吴镇文化站,开展了文化演出活动相关知识综合培训,从歌唱技巧,广场舞表现技巧及乐器乐理基础知识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提升,受到了该镇文艺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继续“三区”人才计划培训;并做好非遗和舞蹈排练厅的免费开放工作。在钉钉软件上开设朗诵网络直播课,一对一进行辅导。组织8名书画爱好者赴三原参加了市文广局在三原举办的“三区人才培训”。为市政协、县政协、市书协、县老年大学庆建党百年诞辰书画展组织辅导书画作品80余幅参加展览。7月10日,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泾阳县文化馆共同举办的咸阳市“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培训班在我馆举办。(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努力,《涂氏针灸法》、《任氏乳康罩制作技艺》成功列入县级名录;协助咸阳电视台拍摄了三个非遗项目,做直播间。按照市非遗中心安排,5月11我馆馆长张晓燕、非遗骨干颜莉组织茯茶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陈永利赴咸阳做客“魅力非遗匠心传承”2021咸阳市非遗文化直播间,对我县非遗进行了宣传,使更多外界人士了解泾阳非遗状况,推动了我县非遗的发展。做好非遗项目传承、黄河流域文化的统计与传承工作。为营造浓厚非遗宣传氛围,让更多泾阳人了解非遗,今年我们将省级项目和有地域特色的市级项目制作成了精美的台历,发放给各个业余团体、各镇文化站及文旅系统职工手中,以直观形式让群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10月27日,配合局接待了市人大张主任一行对刘氏宫廷御宴传承馆的调研。二、社会效益情况。文化馆是党和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一年来,我馆通过举办健康的、积极的、新颖的、有示范性和导向作用的群众文化活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意识,品味,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一是部分专业门类人才匮乏。按照国家二级馆要求,专业人员至少占全馆人员75%(文群发(1992)28号)文件精神,但我馆仅占22.8%,尤其是文学创作、舞蹈、戏曲、曲艺、音响、电脑操作无专业人才,导致这些门类业务工作无法开展。2、对外学习交流不够。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视野不宽,造成耳塞目短,不能走出泾阳看泾阳,反观本土历史地域文化。因无专项培训学习费用支撑,馆内人员对外交流学习次数和层次不够。(二)整改措施: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积极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壮大高效优质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提速发展。另外,相邻相干相间相关的专业,如音乐、舞蹈,文学、朗诵,美术、设计,创作、辅导等,通过转岗培训和外派学习,以此解决专业人员缺乏和人员专业性不强的问题。2、保障活动开展经费。文化馆要实现公共文化的服务职能,政府财政资金的保障是基础。也只有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保障,才能充分体现它的公益性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绝对保证免费开放20万元专项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的同时,积极争取文化馆业务活动经费里列入政府财政预算。预算按照国家二级馆标准核定,按当地人数平均1.5元。在经费管理方面,严格实行“双审核”和“双报告”制度,形成一套严格的管理和支出办法,始终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正常的业务活动中,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以保证活动开展正常化,大众化。四、下一步打算。1、在市级以上刊物或杂志发表文化艺术作品20件以上;在县级发表或展出书画摄影作品100幅;艺术作品参加各级文化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评赛活动获奖3幅以上。2、组织指导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搞好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的文化娱乐活动。3、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做好现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展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使其发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4、做好总分馆建设相关工作,继续总分馆联动文艺演出。5、做好单位各活动厅室的免费开放工作,保证每周开放不低于56小时,在单位组织培训5场次,培训人次达千人以上。6、继续完善数字化建设体验区及老人活动区的建设。7、筹备印刷《泾阳文艺作品集》(二)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6年7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