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平县> 富平县行政服务中心

富平县行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8 10:12
单位名称 富平县行政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优化政务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行政服务中心日常管理;各部门进驻、委托事项办理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审批事项跟踪协调和督查;镇、村便民服务机构建设的协调、指导。
住所 富平县莲湖大街东段
法定代表人 樊宁
开办资金 0.8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富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2.29万元 77.6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1年以来,我单位紧紧围绕中、省、市、县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和服务工作,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全力打造“规范高效、公开透明、便民利企、服务一流”的政务服务品牌,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大厅日常管理方面。严守疫情防控纪律。疫情期间,带头落实各项防控举措,严格落实亮码、测温、戴口罩等防疫规定,把好群众“进口关”。落实好大厅内外消杀工作及设施设备正常运行,能网办的业务指导群众网办,减少人员聚集、接触、拥堵,做到科学防控、高效便民。强化督查考核工作。实行分厅负责制,每日对楼层窗口单位实行不定时巡查、签到考勤,根据各窗口单位的办件量进行日统计、周总结、月评比,每月做好先进后进服务窗口的评选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及服务态度,助推我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规范政务服务行为。严格履行窗口工作人员“严禁说不”的办事原则,在一楼东大厅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及时进行登记汇总。根据《投诉登记和处置细则的通知》,目前共处理线上线下和12345热线咨询及投诉94件,坚持做到当天问题当天处理,及时监督协调解决问题。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完善《网络设备故障应急预案》、《网络安全预案》、《网络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政务服务中心原有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打造政务大数据中心,建立政务服务数字化工位,并与大厅工作区域监控对接。(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及市审改办《关于印发<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域通办”实施方案>》(〔2021〕15号)文件要求,我县与江苏张家港市、西安市阎良区等13个县市在商事登记、医疗养老等方面实现跨域通办;按照市审批局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域通办的通知,梳理20项跨域通办事项,办件共2件。按照“全省一张网”要求,对接省市、覆盖全县、延伸镇村、部门协同、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事项总数1959项,事项完善率100%。(三)“百日攻坚”活动方面。按照省、市级“百日攻坚”活动方案要求,县“百日攻坚”活动方案安排,举办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百日攻坚”业务培训会。目前在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方面,材料核验率99.24%、最多跑一次实现率99.88%、即办件占比61.43%,减时间比例82.26%、全程网办率83.89%;在镇、村政务服务延伸方面,已向镇级下放事项3项,村级下放事项1项。(四)提升群众满意度方面。持续做好服务回访工作。每天定量随机抽取申请人进行回访。截止目前,今年共进行电话回访回访8200余次,其中非常满意1596次,满意6374次,基本满意211次,满意率达98.27%。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30起。建立建成“好差评”机制。根据《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试行)》,目前富平县已建立“好差评”和差评反馈机制,截止目前共进行好差评上传数据达70946条。开展跟踪办件服务工作。根据4月份《2021年跟踪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目前各股室已跟踪办件364件。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了履行窗口工作人员“严禁说不”的办事原则,于一楼东大厅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审批或群众对此来政务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的登记汇总工作。二、2021年取得的社会效益截至2021年底,大厅累计受理业务事项507524件,已办结506997件,办结率达99.8%。大力简化企业开办程序,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企业开办全流程集成办理,实现一表申报、一窗领取纸质营业执照、免费印章刻制和发票领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今年以来全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238户,同比增长16.45%。在2021年度数字政务发展年会上被组委会授予“2021全国政务服务与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单位”称号。三、存在问题2021年,我中心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些薄弱环节仍长期存在。(一)群众“好差评”参与意识不强。(二)窗口工作人员执行工作纪律不严。(三)专业技术人才还比较欠缺。四、整改措施(一)统一思想。通过持续多形式开展一系列有主题、有影响、有意义的丰富文化活动,凝聚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二)规范制度。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各窗口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和“办不成书面说明制”等,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提升服务效能。(三)主动改进。积极为企业、办事群众上门服务,切实减少“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难办”现象,根据“好差评”制度反映的意见,找准问题症结,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整改,努力解决好群众办事难问题,做到真情服务群众。五、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将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体制优势,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营造文化氛围,重新开放图书室。在二楼导办台处规划新的图书室,由专人进行管理并增设读书休闲区,营造大厅文化氛围的同时,丰富全体窗口工作人员的业余时间,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办事效率及服务效能。同时,也缓解办事群众等候办理业务时的焦躁情绪,缓解窗口压力。(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着力打造金融专区。整合农行、建行、工行、信合等多家银行,在二楼东厅设立金融专区。同时将市场准入准营窗口挪至金融专区,扩充金融专区业务范围,与税务、医保、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相融合,满足办事群众一站式办理需求,减少跑路次数。(三)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县、镇、村三级应用。配合新点公司加快完成政务服务平台的搭建和县、镇、村政务服务平台的延伸工作,切实做到变“群众跑”为“信息跑”;继续做好“一网通办”相关工作。借鉴外县市先进经验,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知识学习并用于实践中来,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高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1)绩效情况(2)受奖惩情况:2021年度被数字政务发展年会组委会授予“2021全国政务服务与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单位”称号2.诉讼情况:2021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