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韩城市> 韩城市服务业发展中心

韩城市服务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7 15:57
单位名称 韩城市服务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业务范围:贯彻执行中、省有关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服务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协调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住所 韩城市政府大院6号楼4楼
法定代表人 文书东
开办资金 20.6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贴
举办单位 韩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7万元 6.6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以来,我单位在发改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服务业重要指标运行平稳。一是增加值占比情况。2021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5.2亿元,增速5.8%,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1.3%;占GDP比重为22.8%,比去年同期降低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69.9:22.8。二是“规上”企业运行情况。1-12月,35家在库“规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8.23亿元,同比下降7.35%,降幅较1-11月收窄2.64个百分点;14家营利性企业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23.20%。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验收通过。我中心组织人员成立国标试点项目帮扶小组,常态化联系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民政局、妇联等部门,根据国家级家政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实施步骤及验收要求,精心指导陕西金雀家政公司扎实开展国标试点创建的各项工作,帮助企业完成了外出考察、办公室搬迁、部分标准的修编、宣传片的拍摄、标准的宣贯、经费的保障等工作,及时解决了企业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5月下旬,该项目以92分的高分通过了专家组的终期验收评估,顺利完成国家级家政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开辟了我市服务业国家级标准创建的先河。2.经济效益:为落实中省各项促消费政策,我中心积极配合商务局,加大对汽车、住餐消费等领域的支持,鼓励企业多渠道开展促销。联合红鑫国际广场举办“315家装节”活动,参与商家78家,签单1485单1200余万元。“五一”期间举办韩城首届汽车展销会,实现交易额870余万元。商超联合促销活动覆盖全市31个超市连锁门店,天惠亿家、阳光超市、三立商城等商超开展“浓情端午”“特惠618”等主题促销活动10余场次,银企惠民让利达10%。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产业结构不优。从服务业产业结构看,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其中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达到80%,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4%。从在库企业的行业看,交通运输、商务服务、教育卫生、居民服务等企业数量占全部服务业企业数量比重近92%,金融、科技信息、设计研发、人力资源等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部分领域入规企业还未实现零的突破。整改措施:把培育服务业新兴产业作为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重点,不断弥补我市服务业结构中的短板。一是紧盯新增服务业市场主体。分时段获取新增服务业市场主体名单,认真做好排查、调研、走访工作,及时挖掘服务业市场主体中尤其是涉及到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方面的潜力企业,重点培育,争取早日申报纳统。二是抓好规上企业培育工作。持续更新培育企业名录库,定期深入企业和一线调研,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同时,为企业解读纳统入库政策和条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积极引导入库。三是加强企业税收管理。以税收杠杆推进企业“个转企”,让服务业规上企业纳统工作由“应统尽统”向“创新纳统”转变。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快市场主体培育,优化产业结构。把培育服务业新兴产业作为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重点,不断弥补我市服务业结构中的短板。(二)聚焦重点行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以经开区、桑树坪等区域物流项目建设为契机,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大型专业市场,引导物流、仓储业由分散单一向多功能一体化方向转变。加快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四大优势服务业提质增效,促进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家政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六大基础性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三)优化政策支持导向,促进企业发展。按照已制定出台的政策,结合企业的发展特征,选择优先支持方向。重点支持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信息、设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其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引领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