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

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7 10:07
单位名称 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中技术应用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学历教育、相关职业培训
住所 榆阳区西沙人民路35号
法定代表人 刘东
开办资金 3277.5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39.17万元 2443.1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5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创办于1984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职业高中、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位于榆阳区人民西路181号,占地76亩,建筑总面积28673.71平方米,正在筹建中的芹河新校区占地336.8亩,另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60亩。学校固定资产5568.05万元,现有幼儿保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化学工艺、会计事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共计9个专业。学校目前共有68个实验实训室。2021年学校学生总数为2220人,现有教职工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26人。2002年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被评为陕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获得“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19年1月被批准为首批31所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单位。学校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育育人理念,根据中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职业教育的育人要求和我校实际,把“德塑人生,技行天下”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教师践行“用尊重赢得尊重,用生命感动生命”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职教师资队伍。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学校聘请专业技师担任实训指导老师,既指导学生实训,也培训青年教师的实训技能,辅助教师进行实训课教学;另一方面,学校还采取“师徒制”的双教师授课模式,以老带新,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引导专业课教师向职业技能型技师方向发展。同时,学校积极举行校内示范课、观摩课,精心组织年度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以及校级教学能手大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并积极推选优秀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比赛。本学年,学校有3位教师获得区级教学能手称号;6位教师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本学年,经过各位校领导和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常规教学管理模式。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日新月异和周边学校的异军突起,我们深感竞争的加剧和压力的增大。为此,学校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前提、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思路,围绕“招生、教育、服务、管理、就业”一体化的格局,对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减,对专业班开设的课程,进行适当的增加删减,切实促进了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的转变,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此同时,在教学管理中,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备课、讲课、布置与批改作业。学校对任课教师从这几方面进行必要的引导和严格的检查。同时广泛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每周都安排中层以上领导定期听课,教导处则不定期进行抽查。以此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学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坚持每学年初组织开展“示范课”、“优质课”并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坚持每周星期四的教研组例会,形成了浓郁的课改氛围。注重实践课的开展,要求每学年至少1/3的课程在实习实训室开展,这为学生掌握技能和拓宽就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建立了教学成果奖励制度。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坚持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的优劣是反映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依靠教师的业务素质。本学年要求每个教师认真学习一体机的使用,每个教研组都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开展好组内公开课的讲课、听课与评课,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开诚布公地指出课堂教学的优缺点,讲课教师作自我反思和总结。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教师遵循教育规律,钻研业务,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业务能力。此外,我校认真组织专题校本研修,引导教师走专业成长道路。由于措施得力,学校教研气氛浓厚,在自习课和下课期间,教师探讨的、大都是“如何教书,怎样提高教学成绩”的问题,还经常出现互相争论的现象。本学年,大部分一线教师撰写了教育教学课题。另外我校还组织相关教师参与2021年市区优秀科技工作者、2021年市区有突出贡献人才、2021年市级教学名师、市级名班主任等申报工作。今年我校67位学生通过单招考试考入本科院校,这一成绩打开了我校升学历史新的篇章,为我校学生进入高校继续教育开辟了光明大道。也为职业学子开创了升学之路。三、存在的问题1.师资问题:“双师型”教师较少,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2.办学条件:一是办学场地不足,学校校舍短缺,硬件建设较为滞后;专业课程所需实习、实训设备较为陈旧落后,甚至因相关设备短缺,制约着实训课的开展。3.教学管理:学校部室管理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训操作也需具体、细化。学校各项制度健全,落实比较到位,但有待进一步精细化、科学化。4.校本教研:一是特色课程建设有待完善。二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有待加强5.校企合作:合作企业层次较低,实习、就业及校企合作需进一步加强指导。  采取的对策 1.多渠道筹资办学。一是进一步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芹河新校区建设,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二是进一步引进社会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三是加大基本建设力度,建设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实验实训基地,并不断完善内部设施。2.持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努力打造职教新生力量。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加强教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要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继续组织教师们参加省市区级技能大赛,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以及班主任的学习培训工作,努力打造职教新生力量。积极争取校外培训机会,选送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双师型”等培训,做到校内外培训双管齐下,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为学校储备人才。3.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围绕市场设专业,根据需要育人才。设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不断充实实验实训设施。加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厂中校”办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中等技术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4.充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我们将通过教代会进一步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和考核细则,实行管理责任制,形成优胜劣汰、竞争上岗、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使广大教职员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得到充分激发。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5.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完善课程实施体系。四、2022年度工作计划为了迎接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推动我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品质,更好的服务经济发展,办好人民满意与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2022年工作计划:工作思路及具体实施(一)加强保障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1.严抓党建工作重点任务。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3.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4.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5.严格执行财经制度。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发展1.加强招生制度改革。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3.推进评价模式改革。4.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强化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内涵发展1.全面加强德育工作。2.创新开展素质教育。3.提升校园文化品质。狠抓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发展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深化教育科研工作。4.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发挥工作职能,推动教育持续发展1.压实安全管理责任。2.从严规范办学行为。3.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工作。4.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工作。5.推进依法治教工作。6.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总之,2021,我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所取的成绩是全校师生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同心协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我校的职业教育发展再创辉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