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汉阴县畜牧兽医中心

汉阴县畜牧兽医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7 09:25
单位名称 汉阴县畜牧兽医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畜牧兽医技术,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畜禽疾病医治、预防畜禽疫情测报畜牧业资源保护、质量监督畜牧兽医信息指导及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汉阴县东城街24号
法定代表人 徐家俊
开办资金 5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98万元 54.98万元
网上名称 汉阴县畜牧兽医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2021年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强化动物强制集中免疫、推动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县镇两级及时召开了动物强制集中免疫工作安排部署会议,统一购置和配发器械,分组到镇村督促指导,树立防疫示范村,组织镇级交叉检查,抽样检测抗体水平,对抗体水平不达标的部分场户进行补免,圆满完成了全县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据统计,全县共防疫猪瘟、口蹄疫苗11.056万头,密度达100%;防羊小反刍兽疫1万只,防高致病性禽流感60.112只,密度达100%;防新城疫鸡60.112万只,密度达100%;防猪蓝耳病5万头;防牛口蹄疫苗2.078万头,防羊口蹄疫疫苗3.0056万只,防狂犬病2450只,口蹄疫免疫密度均达100%,牲畜标识挂标率达92%左右,免疫档案建档3.1703万户。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进行多次专项安排部署和督办,并组织专人分赴10镇进行培训,截止12月底,全县已进行养殖场户备案3333家,进行免疫信息录入3317条,备案数和免疫信息录入数分别位居全市第二。(二)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明显。持续开展“大消毒、大培训、大宣传”三大行动,全力做好非洲猪瘟网格化监管排查工作。强化生猪调运监管、压实屠宰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做好养殖、运输、屠宰、市场各环节非瘟常态化防控工作。据统计,共消毒养殖场户6100余个次,交易市场30余个次,屠宰场200余次,运输车辆1000余次;组织非瘟防控知识、《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培训会200余场次,7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排查生猪养殖场户5981个次,排查生猪35万余头次;排查生猪定点屠宰厂200余厂次,排查待宰生猪8万余头,均未发现阳性病例;协助查处2起违规调运生猪(35头)行为,注销一起违规调运车辆;无害化处理不合格肉品19头。全年未发生非瘟等重大动物疫情。(三)人畜共患病实验室监测工作到位。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全链防控,系统治理。围绕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先后5次专题发文对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控进行安排布署,中心兽医实验室秋防共抽样检测猪牛羊血样240份进行布病检测,未发现阳性个例。组织印发了《炭疽防控明白纸》、《如何防控狂犬病》、《科学防控布鲁氏菌病》宣传材料各3000余份,结合大培训对养殖场户进行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从业者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县中心加强与县疾控中心的联系,适时获取人布病、犬伤人信息,为处置突发人畜共患病疫情奠定了良好基础,据悉,2021年全县各医疗机构未发现人间布病,狂犬病阳性病人(四)全面完成畜禽资源普查工作及时组织县镇村场四级人员,历时二个月完成全县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普查数据做到真实可靠,上报及时,无漏报、误报、迟报现象,普查数据一次性通过市级审核。通过普查,摸清了我县以陕南白山羊、安康黑猪为代表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底数和养殖状况,为下一步资源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五)实施畜牧招商引资、全产业链建设有序推进按照中省市生猪稳产保供稳价工作要求,为加快发展我县生猪生产,健立完善生猪全产业链,今年我县进一步加大畜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工作专班,围绕畜牧招商引资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快上海东方希望入驻汉阴投资建场工作进度,分赴6乡镇,踏勘选址,论证确址,截止目前,5000头核心种猪场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并已落实6处项目点选址工作,正式开工建设二处,投资近亿元;二是加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工作进度,通过招商引进安康建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计划投资4900万元,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病死动物40吨,服务范围覆盖安康市、汉中市、商洛市相关县区,目前项目已完成立项备案、环评批复、规划批复、稳评备案,工艺设计等相关工作,已进入土建施工,预计明年6月份正式投产;三是加大肉制品屠宰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进度,引进汉仓有限责任公司筹建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园区,计划投资1.5亿元,新建1处屠宰加工产业园区,目前已完成选址论证,投资签约,正办理环评备案和工艺设计,预计2022年底前投产运营。(六)实施生猪定点监测,预警作用有效发挥全面完成省畜牧推广总站安排的生猪生产和畜产品价格监测统计工作,监测村(场)点做到监测数据详实,真实可靠,上报及时,中心每月定期向县内规模养殖场发布预警提示信息,用监测数据指导养殖场户合理组织生产,规避市价下跌带来的养殖风险和损失,同时为上级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依据。(七)实施苏陕协作项目,供种能力有效保障依托苏陕协作项目扶持,在平梁镇新建完成1处家禽孵化中心,项目投资80万元,新建厂房300余平米,新购孵化育雏设备18台套,预计2022年孵化育雏苗鸡100余万羽,基本可满足本县农户对优质鸡苗的需求。新建2000套种鸡养殖场,从而实现从种鸡养殖、种蛋孵化、鸡苗育雏、脱温销售全链条经营,目前,孵化中心正进行厂房消毒、育雏设备调试,月底上蛋孵化,种鸡场已完成选址备案工作,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八)开展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确保养殖绿色发展。通过专题会议、培训会、下乡指导等多种形式,逐场逐户开展养殖场户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指导,督促养殖场户添置建设与养殖量相匹配的粪污贮存、运输设施设备,流转足量的消纳用地,将畜禽粪污用于种植用肥实施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目前,全县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配置率及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全年未发生因养殖粪污污染环境投诉事件。重新修订送审了《汉阴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方案》,对拟参与项目实施的养殖公司和规模场、细化了建设内容,为明年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九)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确保畜禽产品消费安全一是加大对养殖环节违禁药品使用监管的宣传和抽检力度,结合大培训、大宣传活动,向养殖场户宣传违禁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危害性和法律责任,累计培训人员7000余人次,印发明白纸7000余份,开展猪牛羊瘦肉精抽检5000余头只,未发现违规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兽用抗菌药减量化使用宣传,指导养殖场户严格遵守兽用抗菌素使用规范和休药期规定,提倡采用中草药抗菌药品替代兽用抗菌药作为畜禽保健用药,减少兽药残留,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加强产地检疫及屠宰检疫工作,对调运动物及其产品,严格落实查证验物制度。加强生猪瘦肉精抽检和非洲猪瘟检测,县生猪定点屠宰厂全年出厂肉品8万余头,经批次瘦肉精抽检5000余头,未发现违规添加瘦肉精个例,全年出厂肉品保持质优无疫,为全县及周边市县猪肉产品消费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十)其他相关工作:1.完成2021—2022年度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工作;2.完成漩涡镇东河村、双河村33户贫困户帮扶脱贫后续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积极筹措防疫经费24万元,按期完成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防疫建档率达100%。定点屠宰场驻场检疫和各镇产地检疫,共检疫活畜及白条肉9.8万余头。2、一是总量保持稳定的同时,生猪良种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二是圈舍建设快速推进。坚持新建与改建相结合,积极推广“圈、苕、沼”一体化生态养殖模式,做到规划设计到户,技术指导到户,全县项目涉及的各类规模场均进入扩繁达产达效阶段;三是加大力度培育生猪全产业链,同时,强化部门服务,狠抓疫病防控,在检疫监管、完善养殖设施和增强发展后劲上精准发力,全县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截止2021年底生猪存栏15.9212万头,出栏24.8451万头,牛存栏2.4301万头,出栏1.1万头,羊存栏3.7557万头,出栏3.5247万头,家禽存栏92.19万羽,出栏105.87万羽,预计畜牧业全年产值达7.5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21年,我县牧医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单位编制偏少、人员老化、青黄不接。二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面对境外疫情多发,国内疫病疫源分布较广,病毒变异加快,防控难度加大,防检基础设施薄弱,经费投入有限,高素质专技人才短缺,给动物疫病防控带来严峻挑战,责任重大。三是面对“耕地红线”和环保红线,养殖成本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任重道远。改进措施:一是建议县编办增加中心人员编制,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心业务头绪多,工作任务重,工作人员少,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二是建议市、县领导积极协调工作经费,提高基层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三是建议县政府领导加大对畜牧产业尤其是生猪产业的政策支持,加快现有招商引资项目工作进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坚持以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县委、县政府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汉阴的总体目标,按照巩固发展生猪、稳定发展家禽、大力发展牛羊的工作思路,坚持畜牧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下一步,我中心将以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畜禽产品供应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力争畜禽养殖规模化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0%以上,100%和95%以上。引导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落实养殖、调运、屠宰等环节安全防护、监测排查、清洗消毒。切实抓好非瘟防控,强化产品质量监测、动物卫生监督及生猪监测预警,其次通过领导牵头抓总,工作专班集中推进的措施,按照“大招商,招大商”,畜牧招商引资工作要求,逐步健立完善我县生猪全产业链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