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中共汉阴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不断丰富馆藏量,围绕民生搞好服务。为最大限度增加档案馆藏量,我馆加大撤并单位和到期档案的接收力度。今年共接收县政府办、宣传部、医保局等7个单位到期和退休人员档案434卷、253盒、6203件;接收了照片档案19册;接收10个乡村、16个部门精准扶贫专项档案文书目录61107条,照片目录238条,实物目录2条;接收1个部门精准扶贫实体档案27盒143件;接收疫情防控目录1266条;接受捐赠图书52本、书法作品2幅、汉阴籍将领遗物16件、革命烈士遗物2件;接收各类资料234本;收集整理杂志书刊600余本(册);接待查档人员1100余人次;提供查阅档案3000余卷(件)、复印档案3800余张。群众查档利用均能享受到优质的档案利用服务,并配合乡村振兴局完成了第二阶段的精准扶贫档案督导工作。积极配合县民政局做好婚姻档案电子化,提供2003年至2010年婚姻档案396盒14759件。(二)做好精准扶贫专项档案规范整理的指导。配合县委办到城关、平梁等10个镇,月河、二郎等15个村,交通局、民政局等16个部门,对精准扶贫专项档案的规范整理进行指导、督查和验收。(三)协助抓好档案执法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今年4月份,我馆抽调档案业务干部协助县委办对10个镇、50个县直单位(含中省驻汉单位)进行精准扶贫档案综合检查,对个别单位在档案整理、归档、保管等方面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进行限期整改,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有关单位按要求已整改到位。(四)做好了档案安全工作。今年以来,深入开展了档案安全自查自纠,落实档案库房防盗、防火、防虫等“十防”措施,切实抓好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积极开展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和排查工作,助推档案事业健康发展。(五)抓好县综合档案馆开工建设。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于去年9月4日正式开工后,工程进展顺利。今年5月,县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基坑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9.67米,基坑支护和降水完备,地下人防工程钢筋捆扎木板支架校正、浇铸混凝土等工程完工。在省、市、县发改、财政等部门专项督导下,县综合档案馆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281万元。对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材料进行了规范化收集、整理,共归档了20余类、420余条目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目前县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完成并验收,创市级文明工地评审合格,二次结构完成,消防、水、电楼内配套设施安装中,地下地面硬化中,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如建设顺利,预计县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2022年5月全部竣工。(六)地方志工作稳步推进,卓有成效。一是今年2月1日,《汉阴县志(1988~2010)》首发式在汉阴宾馆南四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标志着于2007年启动编修、历时十四年、数易其稿的志书,最终公开出版发行。第二轮修志工作圆满完成,着手制定第三轮修志工作计划。二是全面完成《汉阴年鉴》(2021卷)初稿征集编纂工作。我馆共征集了95个单位的年鉴稿,通过编辑、核校、修改、总纂,定稿后的年鉴稿,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七)党史研究工作扎实推进。本馆始终将传承红色基因、发挥资政育人作为党史工作的主责主业。《中国共产党汉阴县历史》(1921~1978)获市委党史研究室审核,审核后的资料补充、章节删、减调整已基本完成。县档案史志馆进一步加强编纂力度。该书即将由陕西中实艺术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并公开出版发行。牵头组织拍摄了马列教育片《红色汉阴之开国将军》《从汉阴走出的开国将军之何振亚》《从汉阴走出的开国将军之杨弃》等系列,获陕西省委组织表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档案法》,通过系列档案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档案意识,规范了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为解决上访案件,维护单位、个人利益,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有力证据,为全县经济发展、群众的增收、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党史研究工作:为上级党史业务部门提供了有价值的“红色”资料,为宣传汉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组织拍摄的《红色汉阴之开国将军》《从汉阴走出的开国将军何振亚》等四部各时长为8分钟的党史故事系列专题片,不断丰富了汉阴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了党员教育工作水平。党史故事电视专题片已在汉阴杨居故居等红色场馆进行展播,组织广大党员学习观看,发挥优秀作品教育作用,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的鲜活教材。地方志工作:通过一年的地方志工作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地情资料库,起到“以史鉴今”的作用。第二轮修志工作圆满完成,着手制订第三轮修志工作计划;《汉阴年鉴》(2020)公开出版发行,全面完成“两全”目标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工作,落实力度有待于加强。二是个别股室、干部对档案史志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深入,掌握本职业务知识缺乏一个“专”字,导致责任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欠缺。三是市县机构改革后,我县局馆职能划转,编制由15人缩减至12人,诸多工作无法有序开展。(二)改进措施:面对存在的问题,我馆狠抓档案史志各项业务工作不放松,加强对档案业务干部进行培训、轮岗、交流,配齐档案干部,不断提高干部待遇,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及时解决缺员。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以中、省、市、县各级党组织的要求和省、市档案史志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完成好年度中心、业务工作任务的同时,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和党组织主体责任职责。以持续改进干部作风为目标,管理好单位的人、财、物、事。完成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扎实开展各项帮扶工作。(二)进一步加大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不断丰富馆藏量,提升民生档案利用服务水准。(三)认真挖掘“红色”资源。为宣传汉阴和汉阴红色旅游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四)实施《汉阴年鉴》编撰工作常态化工程。(五)继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助推业务工作开展。(六)加快新馆建设步伐,确保按期投入使用。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馆原开办资金112万元,2021年末净资产合计为1315.54万元,较开办资金增加了1203.54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流动资产合计:6.242125万元;二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80.802552万元;三是县综合档案馆建设在建工程款:128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