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潼关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国家、省、市下达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任务;负责对本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相关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工作。 | |
住所 | 潼关县和平路南段 | |
法定代表人 | 李明莉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潼关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04万元 | 40.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潼关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潼关县农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我县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于2016年建设完成,已通过省市级验收。全县各镇(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也已挂牌成立,相关制度已上墙,人员也已培训持证到岗,并配发了农药残留速测仪及冰箱等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办公家具,达到了“六有标准”(即:有牌子、有固定人员、有检测设备、有检测任务、有监管手段、有经费保障),村级设立了协管员,做到了村有人看,镇有人管,县有人查。为建设潼关“平安农业”,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完成“双认证”工作,可开展14类农药残留检测。(二)强化监督监管,严把生产安全关。1、制定印发方案,加大巡查抽检力度。制定印发了《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通过日常巡查和随机抽检相结合方式,及时在各时令节点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及超市的果蔬进行抽样检测,截至目前,共出动检查人员265余人,共速测果蔬样品33213个,农残合格率达99%以上;定量检测果蔬样品114个,农残合格率达99%以上。为保证十四运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助配合省级抽检90个果疏样品,按要求制备样品并全部做农残速测,合格率99%;协助市级监督抽检2次,70个样品,检测全部合格。2、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全县35家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双品一标”生产基地已健全生产档案,13家生产企业已纳入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企业信息和生产农事记录已上传,达到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3、“两品一标”认证工作取得新成绩。经过不懈努力,全县累计认证农产品企业绿色6个(4家软籽石榴、1家葡萄、1家黄金桃)、有机产品1个(葡萄),今年新增认证企业3家,其中绿色认证农产品2个,有机认证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处(软籽石榴和铁杆笋)。4、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顺利推行。我局制定并下发了《潼关县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组织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线上线下培训3次,共培训农技人员、乡镇农产品监管人员、村级协管员、农产品生产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38人(次)。截止目前,全县已有12家生产主体实施合格证制度,已开具合格证320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15吨。5、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管理制度。目前全县已建立种养植企业(大户)、农兽药饲料门店统一管理制度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开承诺,并上墙悬挂。(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我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基础工作基本到位,创建申请已上报市农业农村局,创建方案,考核任务分解表及组织机构等文件起草完成,相关单位意见征求到位,待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印发成员单位。(四)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农检中心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检测人员能力和水平,不断强化农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全面贯彻实施《http://baike.baidu.com/view/2453023.htm https://www.cnblogs.com/dxp5201/p/_blank实验室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确保实验室科学、规范地管理及运行。全年组织并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类培训35人(次),大大提高了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和水平。为提高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基地工作人员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合格证发放、农产品农残检测、农药使用及休药期规定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等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全年共培训350人(次),累计发放宣传彩页、资料汇编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悬挂宣传牌和制度牌15余张。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努力,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2021年未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年省市县抽检的304个样品中,农残检测合格率100%,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潼关软籽石榴被选为“十四运”的特供产品,我县软籽石榴市场价格总体提高了30%,而且供不应求,大大提高我县软籽石榴在市场的竞争力和声誉度,为打造潼关软籽石榴第一县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有待提高。2.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广工作仍需加强。(二)整改措施1.加强农产品检测人员技术培训,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检测培训,定期组织检测人员进行集中学习与经验交流。2.加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广力度,夯实责任,细化分工。督促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者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抽检力度,继续扎实开展农产品抽样及检测工作。(二)继续积极宣传“两品一标”认证工作,对有意向申请“两品一标”的生产企业帮助其完善资料,扎实开展申请工作。(三)继续加大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广力度。对县级以上生产食用农产品龙头企业、示范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进行梳理、摸排,形成监管名录。并深入各基地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四)大力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督促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者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快建立以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证为核心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管理机制。(五)实现生产过程全监管。依法依规强制要求各生产单位建立规范的生产记录,严查使用违禁药物、不规范使用药物等行为。(六)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负责人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认知能力,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企业生产的根本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