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始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工作理念,加强检测、认证、监管、培训等各方面工作力度,严守我区农产品生产安全、健康防线,切实保证了我区农产品安全发展。全年未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面完成农产品检验检测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1.扩大检测覆盖面,保证检测合格率。2021年共进行定性检测19958批次.其中:水果6903批次,蔬菜13055批次,完成全年目标18700批次任务的107%。定量检测523批次,其中:水果371批次,蔬菜152批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60批次的326%。定性定量抽检合格率均为100%,配合农业农村部及省市例行监测抽检7次,抽送样品302批次,从目前反馈的情况显示合格率为100%。2.开展专项抽样4次,分别为1月份的草莓、5月份的樱桃,7月份的桃,9月份的猕猴桃共计抽检样品342批次,合格率为100%。结合我区农产品生产实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及抽样工作,确保了十四运和“双节”期间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次抽样实行监督抽样、专项抽样与例行抽样结合方式,共抽取葡萄、猕猴桃、石榴、蔬菜等6个品种三百多个批次,同时开展定性和定量检测。(三)加快绿色认证步伐,提升产品影响力3.绿色兴农、绿色发展已成为农产品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代消费者对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的不断需求,2021年共完成5家绿色食品基地的申报及认证。对2022年2家新申报的绿色食品企业开展了园区勘验样品抽检,并聘请市级专家对园区的提升做了指导。4.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保障产品品质。按照绿色生产规程加强石榴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今年创建了临潼果友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市级验收,以园区、合作社为示范带领小散种植户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5.以追溯“四挂钩”为标准,加强追溯及合格证体系建设积极宣传政策,以“四挂钩”为基础,吸引更多的企业合作社加入,持续推进追溯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体系建设。实现较大宗农产品产有出处、销有记录,提高农产品可追溯性,切实保证产品质量保护人民健康。目前加入市级追溯平台企业已达40余家,全年打印二维码8万枚,推行合格证及一果一标200余万枚。6.加强证后监管,提升产地管理水平加大对证后基地的监管,就是更好的保证基地生产出合格的农产品,使基地在投入品的管理及使用方面更加严格,确保不使用禁限用农药及做好允许使用农药的间隔期和休药期管理。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一百多人次,检查基地25家。7.开展农产品风险分析,防御产品安全结合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中心制定了《2021年临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组织开展了蔬菜、水果等地产产品风险监测,做到了主要生产基地全覆盖。针对性的开展了石榴的病虫害防治及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芹菜专项抽检,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全年共开展风险检测6次,抽样226批次,检测指标参数70多项,有效地防御了农产品不安全事件发生。8.加强培训,提升技能服务水平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合理化的监管,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的积极宣传,引导各级干部群众形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康发展高度共识,也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满意度和知晓率。今年区中心以质量安全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悬挂横幅5条,共宣传9场次,接待咨询群众21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一万余份;全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4场次。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有力的保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并取得一定成效。三、存在问题1、监管基地多,工作人员少,监管工作不是很到位;2、品牌建设亮点少,今后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亮点。3、农产品风险分析工作滞后,针对全区农产品风险点的控制及防御能力不是很到位。4、实验室缺乏硬核检测人员,存在停滞风险。四、今后工作打算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监管,保证农产品产的出、产的精、产的健康,才能切实保护一方产业健康发展。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监管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地长期性工作,在2022年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完成绿色食品认证2家,完成临潼火晶柿子“名特优新”申报及认证工作。完成1家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严格按照上级安排完成定量、定性检测任务。完成2家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完成已认证绿色食品基地追溯平台视频监管体系建设,使监管更全面更直观化。在有农产品生产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探索建设检测及追溯体系,为产业发展添一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