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救助管理站(咸阳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咸阳市救助管理站(咸阳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5 18:12
单位名称 咸阳市救助管理站(咸阳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会救济对象、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服务。承担辖区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教育、寻亲、救治、返乡、安置、延伸服务和管理等工作;承担流浪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矫治、管理、返乡和安置的协调保障工作;开展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住所 咸阳市东明街30号
法定代表人 赵愿
开办资金 26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59万元 2281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救助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精益求精2021年总计救助178人,,共救助178人次,合计救助1031人天次。护送病残老弱困难群众88人次。其中,四季度救助25人次,站外救助1人次,合计救助187人天次。护送病残老弱困难群众6人次。全部做到了及时,稳妥,有效。站内管理更加规范。一是新建和完善了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了《防汛工作预案》、《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疫情常态化防控预案》、《特殊情况街面巡查预案》等各类应急处置预案17个,把救助工作逐项、逐环节全面纳入制度之中。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利用3天时间对全站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使大家更好的掌握了救助政策;以救助系统更替为契机,开展了操作培训,使大家熟练掌握了新系统的操作规范和高拍仪的使用方法,确保“金民工程”系统的良好运行。三是安全防范科学周密。严把消防安全关,开展了两次消防知识培训和灭火疏散演练,确保了防火安全。让大家时刻把安全牢记于心,外化于形,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严把食品安全关,规范操作,坚持留样登记,适时调整饭菜质量,确保饭菜卫生、可口。严把救治安全关,加大对站外就医人员的探视力度,确保救助对象得到有效的治疗。12月份,集中开展了安全大排查活动,利用一个星期时间,对办公区、救助区内部结构、消防安全、灭火器材、消防泵房、配电房、发电机房、监控设施、厨房等站内各个安全区域,进行了全面排查,排查出用电、消防设施、监控设施等方面安全隐患7条,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四是开展环境大整治行动。清理了多年积存枯枝、树叶和单位死角的垃圾,全面清洁办公区及救助区域卫生,为求助人员打造了更加优美、舒适的救助环境。五是大力营造宣传氛围。更新了站内宣传栏,对民政政策、先进模范、典型事迹等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增强了全体人员的爱站爱岗意识。在市区新增救助引导牌18个,极大的方便了困难群众来站求助,增进了与社会各界的沟通。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印制宣传册500本,制作宣传展版10个,向广大市民进行了政策宣讲和成效展示。主动向媒体推荐站内好的做法和典型事迹,全年共向各类媒体发稿16篇,《中国社会报》对我站“救助开放周‘三个到位’展示救助风采”进行了宣传报道。二、取得主要效益(一)疫情防控持续发力。严格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认真执行最严格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了救助对象和干部职工身心健康。一是严格落实《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指南》要求,实施封闭式管理,除工作人员、定点联系单位工作人员、第三方监督员外,原则上不对外开放。对入站人员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二是坚持消毒查杀不间断。对办公区、救助区、救助车辆进行每日消毒,确保消杀效果。三是随时更新全国疫情信息通报,让每名工作人员准确掌握疫情信息。四是签订了《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助补充协议》,进一步规范了入站程序,降低了风险。五是设置了传染病隔离室。在隔离室配备了空气消毒机,实行单人、单间住宿及分餐制度。六是强化核查筛查,坚持求助人员全员核酸检测,快速处置,缩短滞站时间,确保了站内安全。全年共为工作人员和求助人员核酸检测118人次。(二)扎实开展“救助开放周”宣传活动。以“携手相助,让爱团聚”为主题,大力开展救助寻亲活动,全年发布寻亲22条,寻亲成功11人。三是聘任救助管理工作特邀监督员。聘请了政协、公安、医院、车站、媒体等与救助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11人担任监督员,实现社会力量对救助管理机构、托养机构和医病机构的常态化、经常性监督。四是扎实开展了“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共出动救助车辆300多台次,街面救助10人次,共发放食品、饮品、棉衣、棉被等35份、宣传单800多页、救助引导卡800多张。五是开展了汛期街面集中排查活动。在平时巡查的基础上,深刻汲取7.20暴雨教训,在暴雨天气来临前同秦都区、渭城区联合行动,集中力量开展街面排查,重点对市区及周边7个桥梁涵洞,3个地下通道,5个广场等流浪乞讨人员露宿区域开展全面排查,确保及时安排困难群众避险。六是积极开展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期间的街面巡查救助工作。七是积极开展困境儿童社会融合活动。组织“咸阳博爱特殊儿童教育中心”的困境儿童开展了“学史增识,面向未来,走进咸阳博物院”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特殊困境儿童在学史中增长见识,感悟咸阳文明发展轨迹。八是开展了春节和六一困境儿童慰问活动。共走访七个县、市(区)56名困境儿童,送去了学习用品、衣物和慰问金,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政治业务理论学习不够。各类学习频次和时间较少,只限于表面学、肤浅学,入心入脑不深,学习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二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不够。对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活动开展不经常,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工作创新不够。对新形势下做好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缺乏探索和研究。四、整改措施一是改进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一是强化责任,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二是做好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工作,为符合条件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三是积极为走失、务工不着、家庭暴力受害人等离家在外的临时遇困人员提供救助。四是完善集救助、管理、教育、康复、寻亲等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救助管理服务体系。二是筑牢儿童关爱“社会保护墙”。一是拓展集养、教、治、康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功能。二是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关爱工作,扩大覆盖面和受益群体。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站将按照中、省、市关于民政救助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民生幸福为导向,努力当好底线民生的守护者,让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温暖、更有人情味,让救助对象站内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有归属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