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发布时间: 2022-02-15 15:19
单位名称 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红色旅游景点的规划建设,文物收集布展,接待讲解等工作。
住所 绥德县疏属山
法定代表人 蒲鹏
开办资金 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万元 89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聚焦纪念馆“保护、利用、传承”功能,发挥纪念馆“教育、研究、参观”作用,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整体推进,寻求重点突破,成功创建成为榆林市旅游行业文明单位,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帮扶任务,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主要成效(一)疫情防控。为进一步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措施,压紧压实疫情防护责任,切实履行疫情安全监管责任,排除疫情安全隐患,落实各项防控工作。2021年1月初,我馆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7月31日上午,针对国内疫情防控局势,我馆召开疫情防控紧急会议,通报了疫情有关情况,并对局里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精神进行及时传达。严格按照上级单位和疫情防控机构要求开馆闭馆,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为打好疫情防控狙击战,还游客一个健康有序的旅游环境夯实基础。(二)党史学习教育1、不忘初心使命,学习百年党史。庆祝建党一百周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指导思想,纪念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活动,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计划,全体职工按时完成党史教育笔记的摘录与学习。同时,我馆作为传承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教育基地,全年共接待社会团体520批次31438人,全年共接待普通游客12万余人,切实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2、党史教育宣讲,为群众办实事。我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1月25日上午,我馆党员干部前往永定桥头进行扫雪除冰任务,有效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我馆结合工作实际,在地委旧址免费为来客提供热水,开展了党史知识微宣讲活动,给群众发放纪念馆宣传册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围裙,并深入到名德家园等小区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三)、提升基础设施1、打造优美环境。保持景区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在景区门口设置垃圾分类桶,方便游客投放垃圾、景区内厕所设施完好,干净整洁无异味。进一步完善景区园林绿化设施,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景区绿化、安全、卫生等工作正常有序开展。2、打造安全景区。定期检查维修设施、设备。定期对供电线路、安防系统、消防设备、照明灯光等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四)、活化宣教方式1、开展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博物馆日、七一、十一等节庆日,我馆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模式和方法,开展红色革命文化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努力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城区小学生来我馆参观学习,向学生发放纪念馆宣传册,优秀讲解员向学生们讲解了绥德红色革命历程,推动红色革命文化教育深入人心。2、征集革命文物。我馆向全社会发起了寻找绥德籍烈士证明书的公告。与此同时还举行了两次革命文物捐赠仪式,9月12日,少将张驾伍之子张爱民先生及家人向我馆捐赠了抗大三周年纪念章一枚,抗大十周年纪念章一枚和张驾伍、赵秀哲夫妇在绥德抗大总校的照片等10件革命文物。10月9日,退伍军人张海碧向我馆捐赠小马灯一盏,我馆分别向二人颁发了收藏证书并感谢他们对绥德文博事业的支持。3、出版红色书籍。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了庆祝建党百年,我馆出版《习仲勋在绥德》、《革命代号》两本书籍,对我馆宣教工作进行了补充和拓展。(五)、提升业务素质今年3月中旬,为了进一步提高讲解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纪念馆社教队伍建设,我馆讲解员参加了中国文物报社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基地举办的“2021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员线上培训班”,经过六天学习,大家收获满满。获得了由“中国文物报社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基地”盖章的结业证书,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9月23-27日,受省文旅厅委派,我馆馆长蒲鹏参加了文旅部人事司在上海培训基地举办的全国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人才培训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红色旅游景区宣传教育负责人一起,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分组讨论、学员论坛等形式,就如何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如何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等环节进行深入交流学习。10月中旬,新到岗的讲解员前往江西井冈山中信干部培训学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讲解员学习培训,学员们通过现场聆听井冈山革命斗争史,重走朱德、毛泽东红军挑粮小道,集体朗诵毛主席诗词等活动,体验红军创业艰辛,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军民开展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学员们受益匪浅,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12月6日,为全面贯彻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红色文化需求,提升纪念馆工作水平,我馆全体工作人员开展馆内交流学习活动。围绕展览讲解、党史知识、礼仪、站位等多个方面,对每一位讲解员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指导,提高了讲解员的实地操作能力和综合业务水平。(六)、赓续红色血脉9月14日上午,总书记来到我馆负责的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总书记在参观考察时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总书记的讲话,给予我馆全体上下工作人员极大地鼓励和动力。10月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相关要求,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我馆以献礼建党百年为契机,举办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面向全县招募青少年成为我馆的“小小志愿讲解员”,对招募的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指导,旨在提高青少年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和感悟,切实发挥纪念馆社会教育重要作用。12月16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王成文、教务部副主任黄晓征等一行11人来到我馆为我馆所辖的中共绥德地委旧址、359旅和绥德警备司令部旧址、绥德师范旧址等授牌,三址均成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现场体验教学点。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展陈内容及方式陈旧,简单的图文展示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宣传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二是受人才、资金等因素制约,工作推进缓慢。三、2021年工作计划1.加快进度,积极配合完成新建绥德革命纪念馆及绥德师范旧址的展陈工作,做好三五九旅和绥德警备司令部旧址专题馆布展的前期工作。2.强化学习,有计划地选送优秀工作者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讲座和学习,提高业务人员各方面素养。3.注重交流,充分利用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委会、西北红色旅游联盟、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全国抗日军政大学联盟等平台,共享资源、共谋发展。4.创建品牌,强化软硬件资料的收集与运用,力争创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力争加入中国博物馆协会,拥有可参与全国性交流的入场券。5.加强宣传,继续编辑出版绥德红色革命系列丛书革命旧址——血与火的见证、名人题词——血与火的赞歌、雕山曙光——血与火的觉醒(四师部分)、峥嵘岁月——血与火的考验(1924—1949的革命斗争史)、浩然正气——血与火的洗礼(一千五百多名烈士名录及部分人物简介)。6.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四、建议一是建议在专业化人才引进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大学生士官中的党史、政教、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分配方面予以支持,夯实纪念馆在绥德红色教育基地和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人才基础。二是建议尽早出台红色革命类旧址旧居常规管理办法及运营举措,明确工作任务,现有的多头交叉管理不便于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建议上级部门能够给予资金支持,便于纪念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工作细节,现有经费不足以支撑纪念馆的正常工作开展。总之,2021年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知,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广大游客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依然存在许多短板弱项亟待改进。2022年我们将以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贯彻总书记来陕考察讲话精神,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为我县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红色宣教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接受捐赠情况:2021年9月12日,少将张驾伍之子张爱民先生及家人向我馆捐赠了抗大三周年纪念章一枚,抗大十周年纪念章一枚和张驾伍、赵秀哲夫妇在绥德抗大总校的照片等10件革命文物。10月9日,退伍军人张海碧向我馆捐赠小马灯一盏。使用情况:现捐赠物品现珍藏于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