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长武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4 16:46
单位名称 长武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法规。全县城乡居民的参保登记、待遇领取、关系转移、基金管理等工作。
住所 长武县城宜禄街
法定代表人 师英丽
开办资金 4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5万元 49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创新宣传形式,深化政策宣传成效。本年度,我中心为进一步深化政策宣传成效。年初制定了全年宣传计划。全年宣传工作按照“2+4”模式进行持续宣传。即2种途径“线上+线下”,4次集中宣传。线上通过微信美篇、融媒体官方倡议书等方式。线下开展了1次年检,上门入户宣传政策、指导“陕西养老保险APP使用、帮助完成年检;1次普宣,印制宣传彩页、APP使用指南、倡议书等宣传品8万份,通过县镇村三级经办机构广泛宣传;1次创新,开展“赶大集搞宣传”切实利用群众逢集、赶集这一时机,设点讲解政策,现场测算待遇,指导合理缴费,并为商发放宣传围裙,以点带面扩大宣传范围;1次衔接,针对待遇调整等新策及下一年度年检工作要求,印制了宣传台历及年画,依托“暖冬行动”进行政策宣传。通过多样化宣传方式,进一步夯实了政策宣传成效,有效提高了政策知晓率。(二)做好有效衔接,细化社保扶贫方式。为切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中心严格贯彻落实各级工作要求,以应保尽保、应代尽代为目标,进一步细化了社保扶贫工作方式,高效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本年度社保扶贫工作中,一是严格执行应保尽保工作要求。结合实际,上下联动,重新核实全县31736万脱贫人口参保状态及未参保原因。及时将符合参保条件的160人反至馈各镇(办)动员贫困人员新增参保160人,全面完成了应保尽保。二是优化保费代缴方式。采用“1次集中+按月新增”的工作模式,及时联系各部门,获取全县2021年低保、特困、易返贫致贫困难群体基本信息,督促各镇办梳理汇总上报辖区内重度残疾人员信息。县经办中心进行数据比对后,剔除不符合参保条件及重复身份人员,将比对后数据反馈至各镇(办)再次核实,做好身份认定、上报。经审核后截至目前,为全县1676名重度残疾人员,为3626名低保、特困人员,按照每人100元标准,全额代缴养老保险费,共计代缴5302人53.02万元。三是持续做好异地搬迁人员双服务。加大了社区经办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全面启用陕西养老保险APP机构版,建立了异地搬迁人员服务台账,进一步推进了异地搬迁人员帮代办和双服务的落实。(三)稳步推进日常业务工作开展。1.参保扩面。为进一步扩大参保群体,实现应保尽保。我单位通过政策宣传、镇村积极动员等方式,并结合“全民参保”及时动员到龄符合参保条件人员积极参保缴费,截至12月底本年度新增参保872人。同时为了鼓励群众积极参保,我单位进行广泛宣传,倡议参保群众进一步提高缴费档次。截至12月底税务部门推送缴费信息62643人1251.4万元。其中缴费300元及以上档次5923人,占比9.46%,较上年增长4.70%。2.待遇发放。严格按照各项要求,切实做好群众养老金发放工作,年初精准预算所需资金,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截至目前我县城乡居民最低基础养老金已调整至139.5元/人/月。截至12月底,全县养老金发放28908人,合计5094.32万元;“八大员”等特殊群体发放工龄补贴累计35425人次,359.39万元;陕人社发〔2014〕51号文件规定的退役士兵的(军)工龄补贴803人次,15.66万元;丧葬费补助金发放丧葬费发放880人,105.6万元;失地农民生活补贴发放2151人129.08万元;按照省市要求,养老金发放全面启用社保卡,截至目前27492人已更换,占比95.04%。3.资格认证。按照我中心工作安排,本年度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从2021年1月起至3月底,开始集中认证。通过广泛宣传资格认证方法和按周反馈、按月通报进度的督促方式,有效完成了我县城乡居民待遇领取资格集中认证工作。为了有效解决剩余行动不便等困难老人年检问题,我中心组建两支工作队,开展“上门认证”活动,走遍7镇1办80余村,为困难人员提供上门认证服务,截止4月底,全县待遇正常领取人员全部完成资格认证。这一系列举措,既保障了群众利益不受损失,有保障了基金安全发放。4.养老金追回。为了进一步打击各类违规领取,我中心深入结合“解决群众反应突出强烈问题”这一工作要求,全面开展违规领取核查追回工作。通过数据比对、走访核查等举措,截至12月底,共计查处27例违规领取,共计追回基金20.47万元。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有效震慑了各类违规领取,坚决维护了基金安全。5.基金管理。认真做好基金月报和结算工作,加大财务人员培训力度,督促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优化业务与财务数据对接方式,加强了信息系统的管理及应用,实现了业务、财务、银行三方数据同步共享,全面推进了社保卡待遇发放。根据省市要求,及时更新了财务制度,优化了业务表格,加强收入户及支出户的管理,严格基金收支“两条线”。截至12月底实现定期转存6800万元,委托投资4900万元。6.示范点建设。为进一步深入基层服务建设,提升基层服务力量。经会议研究决定,本年度我中心为枣园镇拨款12万元建成“1镇2村”3个标准化阵地,从硬件设施,到人员力量配备全面进行升级加强,有效提升了基层服务质效。(四)扎实开展基金管理问题排查整治,成效显著。一是提升干部职工纪律意识。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铸党魂、强根基,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加大社保政策、业务学习力度。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坚持用制度管人,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全面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以此来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开展,为城居保各项业务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强化稽核内部管理。进一步细化了业务流程,重新梳理分配了各业务人员权限,根据省市最新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修订了《长武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流程》。建立了《定期数据稽核制度》、《待遇领取人员死亡月“零”报告制度》、《新增参保待遇双查制度》、《三员分立管理制度》进一步防范欺诈骗保、套用社保金等违规事件发生,筑牢基金安全防线。三是扎实开展历次排查。在历次排查中,我中心始终深入结合10方面45项排查内容,狠抓“四批反馈疑点数据”回头望,紧盯审计反馈休眠账户清理,全面落实待遇暂停人员专项清理再核查工作,细分本次大排查要求的其他重点自查内容,划分了各股室共性自查问题和各股室个性自查问题,并通过股室成员自查、股室间交叉循环检查、回避制随机重点抽查相结合的自查方式,对以上自查内容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了本次大排查能够落实落地。通过历次排查整治,我中心在市级基金管理问题排查整治百分制评估验收中以100分的优异成绩圆满收官。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经过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上级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截至12月底,通过税务部门缴纳保费62643人1251.4万元,其中缴费300元及以上档次5923人,占比9.46%,较上年增长4.70%。;共计为我县5302名农村困难群众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53.02万元;全县共计发放养老金28908人4801.49万元;“八大员”等特殊群体发放工龄补贴35425人次,359.39万元,12月份对特殊军功龄12个行业进行增资补发15.05万元;陕人社发〔2014〕51号文件规定的退役士兵的(军)工龄补贴803人次,15.66万元;丧葬费补助金发放丧葬费发放880人,105.6万元;失地农民生活补贴发放2151人129.08万元。为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余定期转存6800万元,委托投资4900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省级对业务系统升级后,群众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不及时将会自动暂停待遇。二是群众选择高档次缴费标准积极性不够高。改进措施2022年我单位将从以下几点改进不足之处。一是及时宣传解读政策。创新宣传方式,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及时将各项新政策、新规定进行覆盖式宣传,确保群众能及时了解掌握。二是强化“三级反馈机制”运行。定期导出未年检及因未年检待遇暂停人员名单,由县经办中心牵头,及时反馈镇村,定点督促未年检人员及时完成年检并恢复待遇,确保群众跟利益不受损失。三是加强基层“帮代办”服务建设。加大基层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建立困难人群台账,充分分利用陕西养老保险机构版,为各类困难人员做好代办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社保扶贫成果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应代尽代制度,不断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2.巩固金管理排查整治成效,进一步优化业务办理模式,加大基金管理力度,积极筹备2022年度生存认证工作,做好日常工作留痕管理。3.强化宣传作用,积极宣传各类政策新规,密切配合税务部门做好保费征缴工作,强化部门协作,及时做好预算管理,确保养老金发放等工作稳步推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