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4 15:58
单位名称 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地方病防治与研究、卫生监测、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
住所 咸阳市陈阳寨世纪大道西路
法定代表人 宋永超
开办资金 34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20万元 253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加强常规化业务管理一是10种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2021年全市共报告传染病12956例,死亡36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6980例,死亡36例;丙类传染病报告5976例,死亡0例。2021年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100%;报卡及时率99.92%;审核及时率99.93%;重卡0张,有效证件完整率99.98%;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结案9起,4起未结案(均为新冠肺炎聚集性发病)。结核病:共报告病例1730例,发病率39.71/10万,较去年(1875例)下降了7.73%;登记活动性肺结核1513例,病原学阳性检出率60.16%(工作指标50%)。艾滋病:共发现报告现住址我市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55例,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7.48%,死亡67例;共检测HIV抗体571895份,较去年同期增长18.7%;HIV抗体检测比例为13.1%;累计共发现现住址我市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118例,死亡568例。布病:累计报告布病227例,发病率5.21/10万,较去年同期(219例)上升3.65%;累计报告布病疫情事件20起。狂犬病:全市无狂犬病病例报告;长武县报告1起犬伤多人事件。麻疹:共报告疑似麻疹风疹病例33例。流感:累计报告病例数2210例。手足口病:共发病1489例。手足口病监测233例。梅毒:共报告发病1213例。乙肝:共报告病例1620例.二是高质量完成疫苗接种工作。2021年,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乙肝疫苗99.83%、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8.66%、卡介苗99.93%、脊灰疫苗99.81%、百白破疫苗99.81%、含麻疹类疫苗99.83%、乙脑疫苗99.81%、A流脑疫苗99.83%、A+C群流脑疫苗99.82%、甲肝疫苗99.83%、白破疫苗99.79%。新冠疫苗3-11岁人群接种率达到88.91%、18-59岁人群接种率为97.82%、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为83.29%。加强免疫重点人群接种率为100%、加强免疫全人群累计接种率为33.91%。三是全力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多措并举巩固“十三五”暨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成果,碘缺乏病孕妇和儿童病情调查监测工作、甲状腺B超检查工作已全面完成,碘盐覆盖率100%,碘盐合格率98.68%,合格碘盐食用率98.68%;16个高碘村监测工作全面完成;9个大骨节病、7个克山病病区持续达到国家消除标准;8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已全部完成改水。四是持续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401379例;累计管理2型糖尿病97017例;死因监测方面,共报告23863例。恶性肿瘤登记方面,共报告7380例。国家级监测点泾阳县的肿瘤登记数据稳定,被国家纳入五大州数据。心血管事件报告方面,共报告15909例;儿童窝沟封闭项目任务超额完成,及时录入信息系统牙数4800颗。五是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书写完成2021年重点职业病监测报告,12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共网报体检总人数17437个次,经清洗后有效个案卡11261人次,随访现存活职业性尘肺病145例;完成质量考核督导的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共9家,全部符合考核标准;10家医院完成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7家医院完成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数据采集工作。六是认真做好监测工作。食源性疾病监测:共报告病例3680例。七是圆满完成实验室检测工作。免疫实验室完成麻疹血清、风疹血清、乙脑血清、脑脊液乙脑等抗体检测94例。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完成新冠样本核酸检测11190例。细菌实验室完成食品风险监测任务300份,鉴定致病菌识别网25株菌株。理化实验室共完成检测1439份样品78个项目,数据10055个。圆满完成中省质控考核检测45个样品28个项目51个数据。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完成HIV抗体初筛阳性复检检测942份,确证检测451份,其中确证阳性313份。完成CD4细胞检测1671份。完成病毒载量检测1562份。质控完成内部能力验证和外部能力验证,共检定校准仪器设备77件。美沙酮门诊累计治疗1671人,在治人数177人,完成治疗39072人次,坚持每月给病人做尿检吗啡化验一次,一年两次艾滋病免费化验、一年一次丙肝和梅毒免费检测化验。八是强化宣传教育。制作电视专题《疫情防控从你我做起》等5期、新闻专访《坚持防疫不放松》等38条;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播22条。播出公益广告《科学防控在提醒》等共计104期。咸阳日报《健康直通车》共刊登稿件52篇;《咸阳百姓健康》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由3月份的7348人增加到100846人共刊发各类信息1192篇,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等宣传活动20余次。九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岗位培训工作。2021年,共派出50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疾控中心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岗位培训、学习班、会议及远程教育等,充分发挥职能,开展业务培训尤其是流调、消杀、采样、检测等新冠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培训,累计开展业务工作培训40多场次,培训6000余人次。十是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先后开展了疾病预防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知识讲座、碘缺乏病B超免费筛查、帮助群众抢收抢种等活动。截止目前,中心“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41个项目,已经全部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完毕。二、取得的成绩一是不畏生死,勇毅支援疫情防控工作。2021年初,遴选疾控系统7名党员业务骨干驰援河北;选派29名专业人员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完成境外输入人员流调任务;12月18日,全市疾控系统16名流调骨干奔赴西安,开展流调溯源,排查风险点位,摸排密接、次密接人员,核实密接管控情况,全力支援西安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务实为民,创新开展老年人结核病筛查工作。三是打造健康素养检测平台。为进一步贯彻健康中国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思路,对全市13县区,9100户居民,开展2021年度健康素养监测工作,详细分析本年度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公卫健康项目实施效果,为市、县两级政府健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四是筑牢新冠病毒免疫屏障。市疾控中心作为全市新冠疫苗的总配送、总传输点,秉持“快速、高效、安全”原则,连轴转动,持续奋战,有力推动全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接收新冠疫苗149批次,完成接种747万余剂次,圆满完成中省规定的疫苗接种任务,为咸阳市第一时间竖起免疫屏障贡献了疾控力量,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五是精准流调,确保溯源科学。依据公安、工信数据信息,4小时内收集完成核心信息,8小时内完成密接排查,24小时内撰写完成初步流调报告,为最大限度遏制疫情扩散、为最快时间查找传染源争取了宝贵时间,科学精准的流调溯源工作,受到了孙春兰副总理的充分肯定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反馈“传染源头明确、传播链条清晰、疫情处于可控状态”的高度赞扬。六是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大步伐推进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导泾阳县做好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复审迎检准备工作,并顺利通过国家复审,被国家重新确认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三、存在问题免疫规划方面:一是个别县区工作人员不能满足信息化工作要求;二是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常规免疫接种率有所下降。艾滋病防治方面:一是全人群HIV抗体检测覆盖仍不够深入;二是大部分县市区疾控中心性病防治人员和医疗(保健)机构从事性病诊疗、实验室检测及疫情管理的人员对梅毒的病例报告和诊疗标准的掌握不够;三是大部分医疗机构对丙肝的诊断报告标准掌握不全,核酸阳性结果反馈机制不完善,影响诊断报告的准确性;个别医疗机构有误报、漏报和错报现象。传染病报告方面:传染病报告质量和规范完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治方面:一是学校、精神病院、养老院等场所结核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二是定点医院结核病诊疗能力仍然薄弱,诊疗工作不规范,部分医院诊疗能力不足以承担起当地结核病诊疗工作。地方病防治方面:少数农村、边远地区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全、健康行为形成率不高、氟病区有的群众自觉坚持饮用改水工程合格水的好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应急处置方面:县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水平有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规范掌握不清。慢病管理方面:基本公卫项目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等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工作任然存在数量收集不够、迟报、漏报等问题。职业病防治方面:部分中小企业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测防护重视力度不够。实验室检测方面:生物安全柜、超纯水系统、实时荧光PCR仪、倒置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离心机等基础设备和生物安全防护设备较为缺乏。美沙酮门诊方面:一是治疗病人数逐渐下降;二是开业门诊成本大幅上涨,20多年来收费标准每人每天十元钱依然未变,导致运转困难。健康教育方面:一是健康教育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长效机制发挥不够充分;二是县区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健康教育机构、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聚焦“党建引领”,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二是聚焦“疫情防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是聚焦“目标任务”,提升贯彻落实能力。四是聚焦“专病专防”,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五是聚焦“宣传教育”,提升预防疾病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0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1年,市疾控中心党委被陕西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