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镇安县惠农补贴发放中心)

镇安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镇安县惠农补贴发放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4 11:34
单位名称 镇安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镇安县惠农补贴发放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财务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农村综合改革政策及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有关工作;组织开展公益事业债务化解工作;镇(街道)财政管理和村级账务有关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农村综合改革中各种矛盾和问题,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调查研究、惠农资金发放、“一卡通”信息维护和管理和惠民政策宣传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迎宾路财政综合办公楼608室
法定代表人 王建成
开办资金 3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22万元 27.68万元
网上名称 镇安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镇安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和法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3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围绕作风建设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引导全体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党史教育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学教活动,坚持学习常态化,并在四次党小组会议上交流学习心得并进行思想汇报,在集体学习中,我们十分注重学习效果,用学教效果来指导实际工作,通过讨论,增强了同志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了党小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年来,单位共组织集体学习15次,每人自学坚持每天1-2小时,记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办学习园地3期,写心得体会每人6篇。(二)扎实开展党建主题活动。一是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史主题学教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了“聚心气、提士气、扬正气、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三是扎实开展“党建领航·红映栗乡”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四是坚持常抓不懈、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三)全力做好各项业务工作。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面完成。2021年全县实施一事一议项目涉及15个镇20个村20个项目(其中实施道路硬化8条5.86公里、道路提升9条43.6公里、河堤1处500米、新修道路2条3.7公里、便民桥1处),财政奖补资金350万元;实施慈安桥6个村6个项目(其中建砼平板桥6座),奖补资金40万元,项目奖补资金全部拨付到位,资金完成率100%。2.扶持村集体经济工作稳步推进。2021年省市下达我县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资金100万元,落实试点村2个,项目已全部落实到位,截止目前项目资金已拨付100万元。3.基层财政所建设达标验收。近年来,在上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配齐人员,统一标准,加强阵地建设,“两室一厅”等设施齐备配套齐全,服务职能到位,使规范化财政所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14个财政所已达标通过市验收。4.财政惠民惠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今年,通过加强学习,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完成惠民惠农资金“一卡通”资金发放53项123批,发放资金3.15亿元,我县惠民惠农“一卡”通发放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5.财务业务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一是积极参与全县财政干部业务培训工作。按照县局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我中心先后派3人参与财政干部业务培训班授课6期50余课时,使新入职财政干部业务素质明显提高。二是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培训。利用下乡、资金检查等机会,为有关镇办培训指导政府会计制度业务操作,农村财务管理实务,多渠道宣传农村财务管理和惠民一卡通相关政策,培训农村财务干部3期100余人。6.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今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之年,我驻村工作队继续扎根包扶村,做到人员不减、力度不减。一是做好高峰镇银坪村潜在风险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重点监测户的信息排查和帮扶工作,共排查83户268人,完善户档、村档,及时更新数据,做到资料完整,数据准确,为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提供支撑。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原帮扶村益兴村苟家山道路硬化争取建设资金32万元,益兴村幸福院建设资金15万元,崇家沟便民桥建设资金7万元;为现帮扶村银坪村争取道路硬化资金10万元,水毁道路修复资金5万元。三是支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支持益兴村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经费3.5万元。四是组织群众参加实用技术、再就业、劳务输出培训3期100余人次,为巩固脱贫成果,确保群众收入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一年来通过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全县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惠民惠农政策在镇村进一步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和提升,村民参与议事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通过开展惠农政策和专业技能培训,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农村千家万户,助力脱贫攻坚,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社会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经济效益: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扶持村集体经济,财政惠民惠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农村财务培训等业务工作的开展,撬动整合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村民筹资131万元,受益群众5.1万余人,惠民惠农资金“一卡通”资金发放53项123批,发放资金3.15亿元。通过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提高了我中心的社会知名度,使国家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和提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量小,满足不了目前乡村振兴的需要,加之今年水毁项目严重,需要大量资金复修。二是村集体经济项目不精准,市场前景不明朗,经营管理跟不上,实际效益差距大。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仅仅依靠试点资金投入产业建设,规模小,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一事一议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保证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加强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和经营管理,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的力度,保证项目规模。下一步工作计划。1.强化职工政治业务学习。坚持经常性财政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放松,提高教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2.突出重点,做好各项业务工作。要认真贯彻省市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战略,抓好一事一议和扶持集体经济调研创新工作,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效衔接,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重点村、示范村建设,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推动乡村振兴和集体经济全面发展,持续做好财政惠民惠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3.服务于大局,配合县局做好其它工作。要始终以财政工作大局为重,积极配合财政中心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