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澄城县>
澄城县大数据中心
澄城县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1 15:40
单位名称
澄城县大数据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澄城县人民政府网站建设、管理与维护提供服务。政务公开平台建设、管理与维护。
住所
澄城县西大街13号
法定代表人
蒙丽君
开办资金
188.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37万元
21.04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大数据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政务公开工作情况1.2021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11件,截止目前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对全县各部门、镇(街道)网站开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排查。收集审核并上传了各部门《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了澄城县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填写了2020年度网站工作年度报表。2021年以来,共计转载国务院信息126条,上报渭南市政府网站183条,发布本地各类信息4645条。2.组织召开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专题会议和全县政务公开工作培训会;深入25个部门开展业务培训。开设了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栏目,并上传26个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及各镇(街道)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编制、发布工作。3.按照省市政务公开办每季度通报内容,认真整改存在问题,设置完善了行政复议、稳岗就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社保就业、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教育信息、文化体育、减灾救灾政务公开栏目。(二)政务新媒体工作情况全县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申报账号39个,纳入监管系统20个,微信公众号15个,新浪微博1个,其他4个;定期上报舆情信息共76条。坚持每周检查、反馈和整改,累计检查30次,整改存在问题60个,有效保障了全县政务新媒体账号健康安全运维。(三)数字政府及大数据工作一年来,认真做好电子政务机房设备、系统的日常巡检及故障处理,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认真做好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陕西省电子政务内外网的日常巡检及故障处理,加强安全防护。已为全县60余家单位按需提供了电子政务网络通道。认真做好电子公文系统日常运维及故障处理,积极推进手机版APP应用。目前,共制作文种红头908个,电子印章209个,全县共有129个单位接入系统实现电子公文收发。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度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制作信息4651条,网站总访问量达1262437人次,为公众提供及时、权威、全面的政务信息让公众可以快速、便捷地了解政府政策,提升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极快,是名符其实的“高速化”信息传播通道,全县政务新媒体共发布信息3595条。保障了县级电子政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运行,保障了中、省、市、县各级重要业务系统顺利运行,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2021年全县累计传输电子公文2195件,减少了文件传递的环节和成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的促进了党政机关政务事务的高效运转。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县级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薄弱,难以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长期以来各自为政、分散建设模式下所形成的一些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2.历史信息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季度政府网站测评工作。3.各部门、镇(街道)对依申请公开工作还存在重视不够、程序不清等问题。(二)、改进措施1.建议加快整合相关县级部门的政务信息化职能和事业单位政务信息化职责,理顺建设管理体制。2.加强与第三方测评公司的联系,提高纠错率。3.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针对依申请公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工作研究和经验总结,不断完善办理程序和各个环节的工作规范,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保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提质增效。二是强化组织管理。严格落实政务新媒体备案制度,及时掌握新媒体的开设、变更、关停、注销情况。强化日常监测。对政务新媒体进行定期监测。强化监督考核。将政务新媒体运维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对于运维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新媒体,督促及时进行整改。三是建议职能部门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打破原来以单个部门为实施主体的建设模式,着力推进电子政务向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服务、统一安全保障的集约化方式转变,加快建立相关工作制度,理顺体制和协调机制,有效推动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