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韩城市> 韩城市种子管理服务站

韩城市种子管理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2-02-11 15:19
单位名称 韩城市种子管理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农作物种子管理。业务范围:农作物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
住所 韩城市金城办象山路
法定代表人 孙耀锋
开办资金 94.3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韩城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8.13万元 135.98万元
网上名称 韩城市种子管理服务站.公益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以来,在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站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各级农业农村会议精神,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参与农作物育种科研工作,承担省级品种试验任务,服务粮食生产。履行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的职责,完成了小麦3组39个品种、夏玉米6组97个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科研任务,完成了省级36个小麦骨干品种、60个品种玉米骨干品种的筛选示范项目的全程试验任务。全年试验品种达到157个。以上试验都接受了专家考察评估达标。同时,经历了特殊的秋淋重涝考验,完成了2022年骨干品种筛选项目22个小麦品种的试验秋播任务。目前作物发育正常。同时,及时制定了春夏及秋季《全市农作物品种区域布局指导意见》,积极指导农民优先全力保障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为稳定粮油面积产量奠定了指导基础。(二)抓牢农业发展的“芯片”,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打基础,求创新”。1、夯实了两个基础。一是资源库存基础。按照省厅对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的部署,我市组建农作物专业普查队,深入盘龙、薛峰等区域,年内开展资源普查采集活动6次,新添采集珍稀农家品种资源20个样份;使我市种质资源库存量达到249个,积累了丰富资源。二是保护设施基础。我们延续前三年的建设思路,今年进一步补充更新基础设备、规范布局资源保护展示场所、完善资源样品储藏室,已基本建成了多功能的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室,达到省级部门的认可,接待了省市县企业的考察交流。2、开展了两项创新。一是在繁育留种方面。建立了12亩的规范化资源繁育圃,繁育提纯14个品种;在山区建立了2处(西庄镇官庄村、板桥镇薛家河村)农家品种资源繁育示范点,在大院建立了1处野生资源繁育圃;二是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初步取得了新的成效,4月份与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种质资源利用科研开发合作机制,有4个珍稀玉米资源被采用为育种材料,在“南繁基地”已经开展了三期试验;正在推进探索试点工作。(三)认真履行种子质量抽样检验职能,为粮食生产安全保驾护航。一是抽样检验。春、夏、秋三季,对区域内委托代销商经营门店的小麦、玉米、油葵品种、油菜共27个品种实施了抽样,对样品进行了三项指标检测和田间纯度鉴定圃种植,对市内委托代销品种抽查覆盖率达100%、合格率达100%。二是转基因监测。通过试纸快速检测,在大田完成了三类16个品种的苗期田间植株的检测;在试验田完成了118个试验材料的监测。抽检样品均未发现转基因成分。确保了种子生产用种安全。三是检验机构认证工作。4月份启动,我站能够遵守相关的法规、规程、标准、程序、制度,严格执行省站的技术业务指导、省厅委托市局的职责职能、市局提出的工作要求,按照检验站既定的目标、方案、措施抓落实,已通过了“能力验证”考核,目前正在开展专家现场考评最后一步。(四)积极争项引资,推进种业项目建设工作。坚持联络,积极争取,在6月获得省厅下达《2021年商业化育种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71万元。经过扎实实施,2021年项目各项工作任务全部完成,剩余是资金拨付兑付和完善资料建档。12月份,积极组织申报《2022年现代种业发展项目》3个,计划投资70万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实现优质良种种植率100%、实用技术到位率100%,田间机械综合利用率100%,示范田亩效益平均高于周边田块12.65%。多层次观摩人员达362人次,达到眼见为实的效果,直接架起育种家和种子企业、种子使用者间的桥梁。当地农民能最先感受和得到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新信息,同时对示范新品种的各种参观和评议活动将直接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2.经济效益: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小麦、玉米试验展示田总计增加产值1.55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项目建设还未彻底竣工。由于财政项目资金拨付未到位,导致项目投资不到位,配套的竣工资料整理也未到位。2.现代种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在粮食生产、休闲农业等方面加强合作,求得突破。整改措施:1.健全项目组织领导机制,统筹项目组织协调及监督管理,推进项目有序进展。2.结合乡村振兴,及时提出全市各阶段的农作物品种区域布局指导意见,提升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下一步工作打算贯彻落实中省市《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五大行动”的任务要求,按照“抓试验示范,保粮食安全;抓质量监测,保用种安全;抓资源保护,促育种创新;抓推广示范,促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以种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粮食生产稳供保安,全力抓好品种试验工作。完成省厅下达的夏秋两料作物品种试验的全程科研任务。同时,借助区域试验站、韩合筛选基地两个阵地,兼顾搞好适合当地生产应用的优质良种的展示、示范、推广。(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重点抓好是4个方面:一是搞好种质资源的常态性普查,计划收集5个以上珍稀农家品种;二是特色种质资源的田间展示工作,完成省上下达的资源展示任务。三是实施种质资源圃建设项目。四是继续采取科研合作方式推进种质资源在南繁基地的开发利用。(三)坚持开展好春夏秋季种子质量监测工作。以种子质量检验监管资质认证为契机,行使好种子站的市场抽样、室内检验、种情监测等职能,为全市粮食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