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韩城市设施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业务:推广蔬菜、食用菌、花卉等农产品技术,设施农业项目的论证、立项和组织实施,蔬菜基地建设管理及产品结构调整工作。 | |
住所 | 韩城市新城区太史大街 | |
法定代表人 | 任强 | |
开办资金 | 7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韩城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44万元 | 25.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韩城市设施农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以来,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抓示范、稳产能、保供给。在省园艺总站的指导下,设施中心紧紧依托省蔬菜专家体系和山东蔬菜专家团队,在五星、临河、龙润等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建立了11座高效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棚和一座科技试验棚。2021年年度,示范棚亩均纯收入均超过5万元。截止2021年12月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0183万亩,总产量14.12万吨,同比分别上涨0.37%、0.83%。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51万亩,产量7.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0%、11.0%。2、信息监测预警扎实开展。在灾害天气应对中,通过蔬菜信息员群、蔬菜生产交流群、移动MAS短信平台发布大风、低温寒潮等灾害天气预警信息600余条;发布大风降温设施蔬菜管理、安全生产、蔬菜冬季管理等技术措施2000余条。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主动深入五星、龙润、临河等开展灾害应对服务指导200次,发放《设施蔬菜春季管理技术》、《大风降温天气设施蔬菜管理措施》、《高温闷棚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1500余份,拍摄灾害天气应对电视专题片2期。采集蔬菜产销信息320次,向省市上报《蔬菜生产情况调查表》及《蔬菜地头价格调查表》周报表等200余次,通过“陕西省设施农业信息监测系统”上报蔬菜面积、产量、设施产销情况等报表52份。3、深入挖掘,再添产业发展新动能。我们充分发掘中药材特色产业,利用独特的地理、历史及生态环境条件优势,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引导服务,积极推动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大力推广栽培种类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发展潜力较好的连翘、苍术等中药材品种,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二是依托我市火炬合作社、高研绿能科技公司、上庄合作社等本地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实行标准化种植,为量产增收打好基础;三是积极鼓励三产融合,促进加工业发展,目前已衍生出艾花椒足浴包、上莊云龙连翘茶等健康保健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初步呈现出主栽品种优、种植标准高、三产融合快的区域特色。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森林源、雨泽烨然合作社的大球盖菇、香菇两个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点,目前已联合企业制定了大球盖菇种植技术规程1个,指导建立试验点1处。2021年全市食用菌生产基地总占地774亩,总产量1555.5吨,总产值2210万元。其中:香菇产量764.5吨,产值820.2万元;平菇产量491吨,产值339.8万元;大球盖菇、羊肚菌产量300吨,产值1050万元。2.经济效益: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五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于今年完成3684.4平方米的智能温室、1200平方米果蔬加工车间及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并通过上级验收。目前,该基地已具备大储量冷链仓储、蔬菜初加工、电子商务销售的硬件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标准化程度不高。我市设施农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未形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蔬菜产品档次较低,品牌带动能力不够,竞争优势不明显。2、基地管理水平较低。园区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园区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营模式不完善,内有建成良性化管理机制,导致企业生产效益不明显。整改措施:1、多措并举,加快提升设施农业标准化水平。大力推广“寿光-韩城”模式,通过引进“新型人才、新型技术、新型模式”,开展示范应用,总结经验,创新提升,形成适合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大对我市老旧棚体的标准化提升改造,大力推广绿色集成推广7项技术,示范带动,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品质和效益,增加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朝着标准化、集约化、高质量化方向发展。2、强化管理,打造一批高标准示范园区基地。以临河、五星、龙润、韩合等设施农业园区为核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更新观念,因地制宜,不断改进和完善园区基地功能,科学管理,提质增效。紧紧依托寿光设施农业专家团队指导,通过基地实训、专家讲课、技能比武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为企业培养出更多业务素质精、操作能力好、责任意识强的新型员工,全面提升园区基地的生产能力和水平。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星级服务创建为载体,认真做好韩城设施蔬菜生产标准修订,积极开展技术干部业务素质和基地管理水平提升行动。每年邀请省厅及省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技术体系专家教授到韩指导工作两次以上。(二)加快老旧设施更新和改造提升步伐。加快五星、临河等基地的老旧设施改造,重点做好钢构棚型、土壤、节水灌溉系统和物联网装备改造提升,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产业效益。(三)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和培育城古、少梁邑等新型经营主体,拓展产业功能,开发果蔬采摘、田园观光、休闲体验等新业态,有序推进一二三产融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