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凤州林场

凤县凤州林场

发布时间: 2022-02-10 16:06
单位名称 凤县凤州林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培育、经营、管理国有森林资源
住所 凤县凤州镇西街127号
法定代表人 张敏
开办资金 15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凤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69.78万元 555.03万元
网上名称 凤县凤州林场.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1年10月12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李引让变更为张敏。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立足资源安全,担负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新使命。我场严格执行省、市、县关于天然林保护各项规定及办法,认真落实各项管护责任制;签订场-站-护林员三级管护责任书,把5个营林区22个林班的管护责任区落实到人,签订管护责任书12份。同时深入推进林长制的贯彻落实,建立了场、站、权责人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构建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依托一线管护员、防火队伍机动巡护力量,强化与驻地联防联控,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破坏林地等各类违法行为。我场国有林区未发生乱砍滥伐、毁林开垦、乱占林地等违法活动,资源保护态势总体平稳。(二)、聚焦国土绿化,筑牢林区治理、生态修复新屏障。1、人工造林。完成2018年度马转头作业区700亩人工造林补植和补植任务,做好迎接上级检查相关工作。2、封山育林。今年上级下达我场封山育林任务10000亩,招投标工作已于11月下旬完成。由于冬季土壤上冻,为保证施工质量,计划于来年3月施工,目前已完成作业技术培训工作,物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3、森林抚育。(1)、完成2020年度森林抚育任务4000亩,地点为水磨沟脑作业区,已于5月顺利通过县局检查验收。(2)、完成2021年度森林抚育任务3000亩,地点为陈家湾作业区,已于12月顺林通过县局检查验收。我场在工程实施中坚持生态修复主题明确、作业质量稳步提升、典型示范成效显著的作业理念,今年重点打造了陈家湾作业区森林抚育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场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三)、高度重视,狠抓森林防灭火工作。针对我场辖区情况错综复杂,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我场高度重视,细化安排,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组织力量深入辖区各村组进行护林防火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规范群众日常行为习惯,形成全民行动,齐抓护林防火的良好格局。今年场共召开防火专题例会10次,张贴护林防火通告10余份,钉挂护林防火牌10块,出动宣传车辆100多辆次,进站、村入户宣传500余人次,在342国道、219省道、凤太路、红唐双线公路周围人群密集处,张贴纸质宣传标语300余条,与辖区企业、村组签订联合防火责任书13份,在各管护站(点)实行防火二维码的推广使用,掌握各时间段进山入林人员基础信息,有效监控人为火源,提升防火意识,实现了全民防火的良好格局,广大群众的护林防火意识得到了有效提高,营造了全民护林防火的浓厚氛围。二是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机构。及时调整场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由14名职工组成的场半专业扑火队伍并定期进行培训演练;实行场部及各管护站24小时森林防火值班制度;并积极与辖区及周边村镇建立森林火灾扑救联防关系。做到发现火情及时报警,早防范、早处理。(四)、严格管理,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今年,我场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积极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扎实开展了秦岭生态网格化管理工作。在已划分网格的基础上要求网格员继续学习《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条例》,加强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现场(取证手机APP)系统的学习操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确保网格化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取得实效。(五)、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我场积极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今年5月份场配合县林业站对辖区酒奠梁营林区47林班、陈家湾营林区21林班油松林松针蚧进行了历时3天的药物防治。通过本次防治,使场辖区油松林病虫害危害得到了进一步控制。同时在县林业局安排部署下,场不断加强日常巡护工作,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加拿大一枝黄花”、“空心莲子草”、“火红蚁”等病、虫毒害的监测及应急防控工作。(六)、扎实开展全县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2021年,县林业局开展全县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我场高度重视、凝心聚力、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快速行动,顶住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巨大压力,克服高温酷暑、洪涝灾害、疫情防控、经费短缺等诸多困难,全方位推动综合监测评价见行见效,圆满完成了年度样地外业调查、林草湿数据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接融合、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国家公益林优化等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林场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七)、狠抓作风建设,树立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新形象。今年以来,我场以学习教育活动为主线,细化完善党支部议事规则,落实廉政责任清单和节假日诫勉提醒,严格遵守支部学习、“三会一课”制度,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27次,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做到了全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双强化。同时场班子以作风建设为牵引,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一诺三单实践活动,参加林业局组织的“生态卫士日”、“无偿献血”、99公益日“陕西春蕾女童助学”和向“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学习等一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为林场高质量发展营造奋发有为、安定和谐的发展氛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完成森林管护和公益林等建设工程任务,一方面可使我场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得以保护和巩固;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对促进和壮大区域经济稳步发展有重要作用。2021年度通过全场职工的努力工作,林场经营总面积15.06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4.72万亩,非林地面积0.34万亩。取得了森林覆盖率83.4%,林木绿化率93.5%。活立木总蓄积58.42万立方米的成绩。辛勤的工作得到了县林业局的认可和社会上的一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林区生态旅游人员明显增多,加之近年来森林休养生息,面积不断扩大,枯枝落叶增多,林象单一,着火点底,林场工作难度增大与人员少形成强烈的反差。2、林场发展的另一个困难因素是缺乏先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我场在林区道路、生活用水、办公设施设备等方面都很陈旧,护林防火工具及场交通工具几乎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建设需要。落后的设施设备,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3、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欠缺,专业性业务技能培训工作力度不够,不能满足现代林业发展需要。(二)改进措施:1、引进年富力强、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采用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林业管理手段,保护培育各种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将我场建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化林场。2、加大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要在林区道路、办公设施设备提升改造等项目方面争取立项。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继续做好2021年天保工程项目建设尾留、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外业调查工作及2022年度的天保工程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的完成,保证15万亩森林资源安全。(二)持续开展全场业务技能大提升活动。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分层次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岗位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全力提升全场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三)按照县林业局《2022年度目标任务书》开展工作。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力度,全面搞好森林资源管护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管理工作。(四)抓好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灭火工作。(五)完成好县林业局安排的其它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