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铜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10 11:05
单位名称 铜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不动产登记提供服务保障。不动产登记中辅助性、技术性工作的组织实施
住所 铜川市新区长虹南路世纪花园B3号楼一层
法定代表人 贺建荣
开办资金 78.1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自然资源局(铜川市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29.33万元 454.56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工作回顾(一)抓服务,强营商,持续增添便民利企举措1、凝心聚力,全力推动信息共享集成。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完成不动产登记平台系统升级改造,建成了我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系统、开通不动产网上办理大厅和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实现了与12个部门信息共享;通过与部、省信息共享平台对接,在商品房预售、抵押登记、资料查询业务方面,实现了“跨省通办”;推进“互联网+不动产交易办税”联合税务、住建等部门,实现“一窗通办”;探索实施“不动产登记+金融”机制,制定了《一站式抵押登记服务办法》,主动将登记平台延伸至金融机构,实行“贷款、抵押、登记”一站式办理,实现“一次办”。2、齐心协力,扎实推动流程、资源集成。推动“一窗受理”改革,将登记、交易、纳税等环节整合,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房”,延伸登记至售楼处。推动不动产登记+民生,与“水电气”管理单位就不动产登记中水电气一体化联动办理多次进行了沟通对接,出具了书面告知函。持续精简压缩办理时间,实现“快速办”。3、多措并举,开展便民利企服务。设立企业服务专区,开设专门窗口2个。落实降费政策,取消了查档费、代理费、配图费、更正、变更登记等费用,结合简政便民改革,实行告知承诺制度。开辟绿色通道,精准提供预约、上门、延时、邮寄、帮办代办、节假日预约办理等贴心服务,今年共提供延时服务145起、上门服务72次。(二)抓协调,强化解,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指数按照部、省厅和市政府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要求,为持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前两年有效化解的基础上,今年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点任务,制定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通过专窗办、集中办、主动办等方式,疏堵结合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的城镇住宅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切实维护了百姓合法权益。(三)抓民生,强保障,切实解决农民后顾之忧1、克难攻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登记发证工作。中心抽调专人,压实责任,实行领导干部分片包抓制度,建立工作台账。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于5月20日提前一个月100%完成了全市4156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不动产登记任务,6月底按时完成发证到户百分百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此项工作。2、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工作。严格按照中省要求,全面推进我市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业务指导各区县已基本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籍调查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全年共发放不动产权证书18728本,证明11019份,协助征税5970.52万元,办理抵押融资189.2亿元,开具不动产登记状况证明24501件,查、解封不动产339批682件,档案上架42412件,保障了广大群众与企业主的合法权益。全年共办结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10306户,收取契税1022.38万元,个人所得税69.37万元,补交土地出让金151.68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以来,我中心顽强拼搏,努力工作,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一是电子证明程序开发未全面开展;二是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改进措施我中心将定期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培训班,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及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五、2022年重点工作打算(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1、开展市级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信息库升级改造,拓展多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不动产登记高频业务线上办理。2、推广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证”改革,确保购房人收房的同时即可领取不动产权证书,实现服务水平显著提升。3、提供优质窗口服务,进一步落实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专人全程跟进提供精准指导;重视窗口细节管理,不断提升完善服务规范。(二)以强化部门协同为抓手,高质高效完成上级部署专项任务。1、加快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聚焦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相关手续完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障群众重大财产权。坚持疏堵结合,推行“交房即交证”新模式,从源头避免新问题的出现,有效防范登记风险。2、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积极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全面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相关工作。3、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工作,深挖工作难点堵点,找准工作关键短板,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房地一体地籍调查和确权登记工作,提早介入预审,实现与不动产登记的无缝对接,做到应登尽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