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移民(脱贫)搬迁办公室

铜川市移民(脱贫)搬迁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2-09 10:09
单位名称 铜川市移民(脱贫)搬迁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移民(脱贫)搬迁,改善农村贫困人口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移民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移民(脱贫)搬迁工作总体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编制;向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下达实施任务,督促贯彻落实;移民搬迁安置政策及推进措施拟定;各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工作进度及效果检查考核;全市移民搬迁工作相关资料收集、汇总、保存
住所 铜川市新区铁诺南路9号
法定代表人 袁虎迪
开办资金 59.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27万元 18.9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未进行变更登记业务,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市移民办紧密配合市不动产登记局,精准数据,落实机制,截止2021年5月20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产权登记4156户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二)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回头看”工作。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市委市政府安排,市移民办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自查工作方案,围绕“回头看”重点工作内容,立即自查整改工作。在区县自查的基础上,市移民办成立3个核查小组,对各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回头看”自查整改情况进行了实地核查,共核查900余户,对核查中发现的“旧宅基地复绿栽植树木成活率不高”问题,已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三)提升避灾生态搬迁工作质量和水平。全市“十三五”避灾生态搬迁规模为581户1878人,截止2021年底,已竣工556户(宜君县25户未竣工),按照国家规定达到入住标准的391户已全部实际入住。(四)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产移交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资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区县对“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资产进行统计摸底,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资产处置管理办法。6月底前,各区县全部移交完毕,形成了资产移交情况报告,报送市移民办备案。(五)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自建房补助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市纪委监委安排,市移民办制定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成立核查组,对印台区、耀州区(省级核查宜君县)80户273人采取入户查看、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核查,未发现该享受未享受、违规享受补助、审批中优厚亲友、吃拿卡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超范围超标准发放、贪污挪用、虚报冒领、套取骗取等违纪违法问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产权登记4156户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权益得到保障;二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产全部移交,落实了管护主体、明确了管护责任,保证了资产持续发挥作用;三是避灾生态搬迁对原址位于灾害危险区和住房不安全的旧宅,即搬即腾,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三、存在的问题(一)避灾搬迁安置房尚有25户未建成竣工,其原因是宜君县太安镇25户地质灾害点搬迁群众在搬迁之初搬迁意愿强烈,随后因传言灾害点涉及征地拆迁,搬迁意愿发生改变,不愿签订搬迁协议,致使工作滞后。(二)避灾生态搬迁信息录入不够完善,存在安置申请和三项协议上传不及时情况。四、改进措施督促宜君县尽快做好25户搬迁意愿发生变化群众的思想工作,紧盯同步搬迁安置房建设、基础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尽快完成581户1878人避灾生态搬迁任务。督促区县不断完善信息平台各项数据,做到账实相符,信息数据资料真实有效。五、2022年度工作计划强化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复绿巡查力度,巩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质量。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加强与乡村振兴和发改部门对接,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有序开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