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公益性农业机械科技实验、示范、推广。业务范围:1.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引进、示范、推广、培训;2.农业机械的运用,技术管理,农机技术推广项目实施;3.乡镇农机站业务指导,农机信息咨询服务;4.农机市场中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及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5.农村机械维修网点审定,修理工技术考核、发证。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西段农业信息综合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树建 | |
开办资金 | 50.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8万元 | 180.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认真开展业务工作1.全面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着重抓好项目建设和农机化生产,全力推行岗位责任制,尽职尽责完成了各项岗责目标任务;2.机耕、机播、机械收获、玉米硬茬播种等均已超额完成;3.组织好三夏、三秋工作、发挥农机化优势;在收、播前做好全区机具统计及检修,收、播期间做好机具调度及作业质量监督检查,调解纠纷,稳定机收价格;并拓宽规模作业,同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机收信息及服务咨询电话的畅通,方便机手解决车辆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加快我区机收机播进度。4.对全区农机化作业、农机维修网点及农机配件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加快我区机收机播进度。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积极跑项目争资金:以农机化发展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及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进一步强化农机服务能力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生产安全。为将承担的农机化项目实施好,单位在各项目实施前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1.示范田建设及机具推广。投资75.75万元,建设贾村、周原、慕仪及川道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4个,示范种植面积3260亩;建设周原镇东王村金绪农机合作社保护性耕作技术监测点40亩;购置小麦宽幅沟播机、玉米多层施肥播种机、玉米精量播种机等高效复式机械24台;2.农事服务库棚建设和烘干机附属机械购置。投资46.35万元,依托利民秸秆利用及实惠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个,建设钢结构库棚1座,面积330平方米;开拓粮食烘干服务,购置粮食烘干机附属设备5台(套);3.产业路建设。投资1086万元,建设拓石镇九峰村小川河至香泉镇硖里村水泥产业路15公里;4.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4万元,推广各类农机具173台,受益户数122户;5.农机深松整地。在慕仪、周原、阳平、县功、贾村、新街等镇及东关、虢镇街道办完成农机深松整地7万亩,补助资金175万元,推广浅耕深松机29台,深松监测仪71台。亮点工作:1.由市农机化发展中心主持,区农机中心等单位参与的“果园作业平台研发与推广应用”获得2021年度陕西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2.2021年4月29日,中心作为唯一县区代表在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以“多措并举,突出重点,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题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3.2021年3月4日,因小麦免耕宽幅播种机推广走在全省前列,在省小麦机播质量观摩会上,省、市领导及专家到洞坡村免耕宽幅播种示范田进行实地观摩。3月23日,宝鸡市小麦宽幅沟播技术观摩培训。4.2021年12月6日,被宝鸡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四星级服务单位”。5.2021年12月6日在宝鸡市农机“黑车非驾”百日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会上,作交流发言。6.在2021年3月18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粮食生产座谈会上,利民合作社开创的“合作社+村委会+农机手+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受到省长肯定。9月10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提升座谈会,陈仓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和典型发言受到表扬。7.2021年6月8日,宝鸡新闻网、宝鸡广播电视台,对陈仓区“三夏”农机化工作进行专题报道。8.由陕西省农机发展中心组织,陈仓区等参与筹划的“农机安全动漫视频”在全省播放,并推荐至农业农村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机高端人才缺乏,队伍不够稳定农业现代化需要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和多功能高效机械装备,农机人才短缺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工作人员岗位不稳定、变动频繁,影响农机专业技能提升,降低工作效能和服务效率。2.先进机具价格较高,推广普及较难科技含量高、性能稳定、节能环保的先进机械价值相对较高,补贴比例低,甚至无补贴,影响新机具引进、新技术推广。(二)改进措施1.单位多组织单位及镇街农机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2.通过申请上级农机化项目适当增加高技术含量机械补贴力度,提升合作社农机服务能力,指导合作社多流转或托管土地,多为合作社争取项目,以提高机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积极争取农机化项目,提高农机装备水平1.开启农机“智能化”新征程。争取让农业机械与互联网、物联网、数字信息等先进技术融合,并进行试验示范。2.推动设施蔬菜机械化。针对食用菌生产流程中的原材准备--拌料--装袋--灭菌--进出锅--接种--培养菌丝--出菇管理--采收--分级--初加工等流程,推进全程机械化。3.完善秸秆“收贮运加”产业体系。全面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离田及初加工作业,添置相关先进机械,促进两大塬区形成“收贮运加”中心,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4.加大购置补贴运行力度。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争取更多补贴资金,增加农机保养量,补短板、填空白,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二)全面落实农机免费管理,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加强农业机械注册登记和农机年检工作,提高农机“三率”;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机户及驾驶操作人员遵法守规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全区农机安全生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1年度获得陕西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2.被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四星级服务单位;3.被区农业农村局评为2020年度岗责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