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监督管理保障。全市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国有资产调剂•国有资产处置监督管理。 | |
住所 |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南路6号财税大楼907室 | |
法定代表人 | 贾伟国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万元 | 1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财政局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财政局中心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态度,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国资国企监管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一、2021年主要工作举措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任务超额完成。按照财政局年初下达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计划任务,我中心精心组织,对纳入管理的19户市属国有企业的经营利润、费用进行了科学测算,并下达了国有企业计划利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各项任务指标。完成2020年度市属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工作。按照市政府安排,由我中心牵头,政府办、工贸局、人社局等部门参与组成国有企业考核组,根据《神木市市属国有企业考核暂行办法》要求,圆满完成了对能源集团等17户企业2020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三)完善国有企业考核制度,强化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出台《神木市市属国有企业考核办法》,在市属国有企业分类的基础上,区分企业不同的业务性质,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以及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下达不同的经营目标任务,实施分类考核,分类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根据省、市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精神,立足我市实际,出台《神木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农业产业公司与民营企业神木青丰农林生态治理公司合资成立神木盛农生态治理有限公司;交建集团与陕西路桥集团合资组建陕西路桥神木交建工程有限公司;整合大柳塔城投集团和兴柳实业公司持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兴柳康晨公司的国有股份。(五)全市国有企业信息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一是提前完成了2020年度企业国有资产年度统计报表编汇工作。二是按期上报企业经济效益月度快报。按照省市国资委的要求,严格按期上报全市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月度快报,全市43户市属国有企业全部纳入经济效益月度快报上报范围,实现了我市市属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月度快报全覆盖。(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日常管理持续强化。一是狠抓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工作。2021年共计批复、报废固定资产68户,8690台(件),涉及帐面资产价值3544.56万元。调拨固定资产3户(宗),使我市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工作渐趋规范。二是搞好国有资产评估备案工作。国有资产评估备案工作是国资监管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搞好国有资产评估备案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意义重大,为此我办高度重视国有资产评估备案工作。2021年全年共计备案评估项目4项,评估资产价值786万元。(七)深入开展干部工作作风整顿工作。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和财政局的安排,结合国资中心的工作现状,从实际出发,找准实际突出问题。一是加大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宣传力度,积极在办公室和走廊等显著位置,张贴工作作风整顿举报公告进行广泛宣传,确保作风整顿工作公开、透明。二是组织党员干部查自纠,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结合干部岗位职责,围绕解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不担责、任性用权五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查摆,并建立了干部工作作风集中整问题清单和整改情况台账,积极进行了整改。三是组织单位业务人员学习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理管理办法》和《2021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培训》着力解决单位业务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政策理论学习不够,业务水平不足,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认识不足的问题;并出台了《神木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和《神木市市属国有企业考核办法》,扎实推进了干部工作作风整顿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全年累计完成国有资本经营收益152554万元,其中:国有企业利润5700万元,国有股权收益137200万元,三矿租赁收入8540万元,资产处置收入182万元,资产出租收入932万元。2、并根据考核综合得分实施考核奖惩,共计给予奖励薪酬5603.42万元。通过考核,切实规范了全市国有企业监管,落实了国有企业保值增值责任,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3、在合理规范国有企业薪酬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薪酬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4、实现国有股权对公司的绝对控股,进一步推进了国企与民间资本的有效合作。5、年初按照上级要求,按时、圆满地完成了全市国有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任务,受到了市国资委的通报表彰。月度快报的上报企业经济效益月度快报数据的及时、准确上报,为中省市各级政府宏观决策、研判经济形势、分析产业现状、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6、通过开展此次于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全体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对于查摆出的问题建立了单位和个人的干部作风整顿问题清单和整改情况台账。并认真整改,落实到位,从而使干部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端正了工作态度,切实增强了整顿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了国资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对建设单位的服务水平。三、存在的主要问题2021年,国资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市属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仍未理顺;二是部分市属国有企业还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处置工作还不够规范;四是国资国企监管队伍力量还很薄弱,业务能力不强,很难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国资国企改革和监管工作。四、改进措施(一)加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收缴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市财政局下达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任务,抓好国有企业收支测算,合理下达国有企业任务指标。二是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售、报废收入收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二)理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一是积极推动国资监管改革,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二是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按照国资监管法律法规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体系,强化国有企业监管。(三)大力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结合各市属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理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决策机构、监管机构、执行机构之间的制衡机制。(四)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一是继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等基础管理工作,持续巩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成果。二是严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产权出售、处置关口,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三是探索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运作模式,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经营效率。四是着力解决单位资产账实不符等突出问题,督促单位尽快将财政投资形成的资产进行入账。五、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财政局的领导下,以“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依法监管、科学运营”为重点,以转换经营机制为突破口,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好出资人职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总之,加强国资国企监管,持续壮大国有经济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及市财政局的要求,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主动作为,切实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国资国企改革和监管工作,努力推动我市国资国企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4月被榆林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为《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