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电化教育中心

澄城县电化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1-28 16:18
单位名称 澄城县电化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全县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住所 澄城县教育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杨俊鹏
开办资金 44.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8.32万元 465.49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电化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一年来业务开展情况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着力基础建设,持续改进信息化教学环境。今年我们组织的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深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已被列入教科系统深改工作重点推进;我们积极争取陕西移动公司项目,为赵庄中心校、冯原中心校、交道学校、尧头学校等9所薄弱学校、教学点免费接入100M网络;开展了智慧教室实验班、智慧教室实验点搭建活动,争取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免费提供二十多万元设备为北关中学搭建“智慧教室”、为6所学校搭建“智慧教室试验点”;争取中国福利彩票基金会支持,上报了13所330人以上规模学校建设教育机器人教室、航模教室计划,全县中小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和面貌将会发生较大改变,推动教育信息化跃升到新的高度。(二)着力规范管理,建立起了以学期常规检查和年度考核为主的电教工作检查、考核机制。年初制定了基层学校信息化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规程,坚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学校开展应用督查、培训指导、设备维护、技术保障等工作,全年人均下乡70余天,下乡350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功能部室常态、规范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各类设施设备的运用率。(三)着力资源配置,逐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县局的支持努力下,我们携手中国电信建成了“澄城县教育资源云平台”,平台具备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服务两项基本功能,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已经顺利注册应用;我们还积极组织了“乐教乐学”教学云平台注册应用活动,逐校开展“乐教乐学”云平台操作与应用培训两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在全市开展的“乐教乐学人人通平台”应用大赛中,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赛,有29名教师获奖,尧头镇学校获得优秀学校。2.在市上组织开展的基础教育资源征集活动中,我们荣获优秀组织奖,全县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3.在今年的“微课大赛”活动中,我们共征集作品268件,经过认真公正的评选推荐,其中5人获得了省级奖,9人获得了市级奖;在全省第十八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我们组织全县中小学生积极参赛,推荐的作品有3人获得省级奖,11人获得市级优秀奖,我们电教中心也获得市级优秀组织奖;在全省WERT积木机器人普及赛中,我们组织实验学校积极参赛,夺得了两项省级奖。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工作热情不高,敬业精神不强。2、学习风气有待加强。(二)改进措施1、坚持立德修身、学习奠基,认真查找问题,摆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强化了工作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请进来,派出去,召开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座谈会和培训会,使教研员能关注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更新教学理念,在学习交流中提高,在争论中形成共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2、强化学习观念、加大课堂改革教学力度,在各学校开展城乡对口帮扶和下乡支教活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展望新的一年,为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的原则,以更坚强的决心、更有效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聚焦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加大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引领,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落实名师积极建、教师积极用、学生积极学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为实现澄城教育质量的“提速超车”打好厚基础、下好先手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