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潼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中、省、市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县域金融机构的日常联系和信息交流工作;制定金融服务政策,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服务;为全县政府性融资和中小企业融资搞好协调和服务,配合有关部门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 |
住所 | 潼关县人民政府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葛鹏飞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潼关县发展和改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万元 | 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潼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金融办的有力指导下,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金融政策,重点围绕市县“十项重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持续优化金融环境,全县金融形势总体稳健。(一)、金融总体运行情况辖区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黄金工业、小微企业、“三农”、旅游业、电力生产供应等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力度。全县金融存贷良好运行。(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1、支持项目建设。加强与县域各金融机构的沟通衔接,有效整合金融资源,有力支持县域重点项目建设。按照我县“做强黄金产业,做好‘四大新兴’产业,做优旅游产业,壮大特色产业”的总体要求,聚焦黄金、能源、风电、农业、黄河、秦岭生态保护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大融资支持。截止11月底,共发放支持县域重点项目贷款2000万元。软籽石榴产业园项目、“家乡院子”高档住宅小区和锦绣城建设项目等正在积极对接中。2、加大金融服务。一是开展金融政策入企宣传,积极对接企业的各类融资需求,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吃不透、把握不精准等问题。二是推广“渭南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吸引更多中小微企业入驻,指导企业熟练操作,发布融资需求,线上申请贷款。三是大力支持县域普惠金融项目。3、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和优势,围绕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不断提升优化金融环境,下势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助力企业持续发展。一是优化信贷方式。农行适当放宽抵押物范围、降低贷款准入门槛、定向降准等举措解决融资难;信合建立精准营销台账、限时办贷、协商利率定价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邮储加大宣传、有针对性的开发新产品,建立信用村、信用市场、双基联动等形式,企业信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二是创新信贷产品。农行新推出“纳税易贷”和“惠农易贷”两款产品,随借随用,随用随还,方便快捷;信合的“小微企业主”贷款、“秦e贷”等产品,深化企业转贷方式创新,提高贷款审批发放效率,减轻企业筹措“过桥”资金压力。4、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为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架桥铺路,指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6月16日召开政银企对接座谈会,现场签约项目10个,授信金额共计3450万元。截止2021年年底,已累计放贷2530万元。5、助推企业上市。我县全面落实各项企业上市政策及《渭南市支持企业加快资本市场融资若干措施》等奖补办法,建立健全企业上市服务绿色通道机制,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陕西秦艺装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已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交易板挂牌,陕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陕核钼业有限公司已经纳入陕西省上市后备企业管理库,正在开展上市前期工作。按照文件“关于申报2020年度多层次资本市场奖励的通知”要求,陕西秦艺装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已按照要求申报。6、助力乡村振兴。一是2021年6月,我县与农业银行渭南市分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分别签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合作协议,两个银行三年内将各自累计为潼关县提供5亿元授信额度。通过发挥政银合作优势,加大信贷投放,合力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二是通过前期重点项目对接、政府部门推送小微企业名单等形式,全县4家银行企业金融机构已先后与辖区内企业和有关单位达成各类贷款合作意向17个,资金总额1.21亿元,主要用于粮食收购、农副产品加工、种植养殖、餐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截至年底,各金融机构已向7家企业发放贷款1500万元。三是制定并印发了《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措施的通知》、《潼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潼关县2021年县信用联社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有效推动金融惠农政策落地落实,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四是2021年10月,信合推出的“金城石榴贷”“古潼肉馍贷”“古城酱菜贷”等“乡村振兴贷”系列产品,实行多方面利息优惠,利率一降再降,为县域相关企业的发展、融资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情况1、持续化、常态化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为深入推进我县金融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常态化开展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制定了《潼关县金融领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要点》,进一步向金融放贷领域突出问题发起强大攻势,积极推动“陕西省非法金融活动预警监测系统”的使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严格落实线索核查、倒查机制,推动扫黑除恶持续化、常态化。2、持续化解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一是持续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银行建立台账,责任到人,严格落实。二是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严把贷款出口关,提升信贷资产质量。三是加强同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依法清收。对不配合、不履行还款的,坚决予以起诉,做到强力震慑,不漏一户。四是强化监测,提前处置。充分利用新一代信贷系统数据监测功能,对当月预清收不良贷款提前研判,提前介入,前移风险关口,早处置、早化解。3、严厉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以县融媒体、LED显示屏、政策大喇叭、宣传彩页、横幅、微信、短信等多种宣传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模式,全方位多领域地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七进”宣传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形成“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的心理预期,使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深入民心,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同时对全县1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小贷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详细、彻底、不留死角的全面摸底排查,目前均未发现组织和参与非法集资的情形。4、深化涉金领域排查整治。一是组织开展了涉金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活动。进一步全面摸排辖内非融资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集资办学及建筑行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涉金信访突出问题,形成了“条块结合、左右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化解体系。二是联合县市管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教科局等有关部门,以“金融放贷”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金融风险隐患排查和涉黑涉恶线索排查。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运用大数据监管科技,推动建设非法集资风险预警监测系统,力争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经排查,截止目前均未发现金融风险突出问题和涉黑涉恶线索。5、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宣传。为进一步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九率一度”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组织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活动。一是入户走访,提醒广大村民提高自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各类违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自身安全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平安建设知晓率、“扫黑除恶斗争满意率”进行调查。二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悬挂横幅、LED屏滚动播放及营业场所摆放平安建设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平安建设宣传氛围。6、开展合规建设监管工作。加强对聚邦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坚决杜绝违规吸收公众存款或发放“高利贷”“套路贷”等违规违法金融活动的发生,按照监管要求,做好小贷公司的日常监管和年审工作,确保持续,合规经营。二、社会效益情况一年来,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金融办的支持指导下,我中心全面加强金融领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入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县金融系统形势平稳,金融环境持续优化。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1年来,我县在金融风险防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金融风险涉及点多面广,防范化解难度较大,任务依然艰巨。二是金融领域黑恶乱象隐蔽性强,乱点线索摸排难度大。三是部门职能、监管职责不清。结合存在问题,我中心办将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协调和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大金融风险排查力度,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持续推进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挺进,确保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二是深入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开展放贷领域专项整治,“三无”创建等工作;三是加强对小贷公司、典当行监管,继续做好清理整顿各类违规违法金融活动,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活动以及涉众型经济案(事)件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打好风险防范攻坚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