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劳动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对本辖区内劳动用工组织及劳动者遵守有关劳动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
住所 |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开源路社保大楼604室 | |
法定代表人 | 王虎军 | |
开办资金 | 7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0.8万元 | 5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进行了登记事项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2021年,我大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主管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紧紧围绕“根治欠薪”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作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出发点,以查处各类劳动法律法规的案件为突破口,积极工作,奋发进取,在相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计划圆满完成。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狠抓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一方面,在强化理论学习、坚定思想信念、转变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做了全面梳理总结,通过集体学习,分组讨论、廉政党课等形式,不断强化干部职工党性修养,提升廉洁意识、服务意识,促进作风改进,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风政风全面过硬,工作环境风清气正。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知识讲授、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形式,努力将业务知识学好、学精,学通,确保每位监察工作人员精通本职业务,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建立起一支高标准、高素质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切实提升劳动保障监察员学法用法水平,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做好普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省榆林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把《条例》宣传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用活用好媒体宣传,做深做细现场宣讲,全年多次深入广场社区、建筑工地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单、现场解答等方式,努力提升《条例》知晓率和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学《条例》、懂《条例》、用《条例》的良好氛围。(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劳动监察监控职能,扎实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全年开展了“根治欠薪夏季行动”“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等专项检查。以工程建设项目、厂矿企业为重点对象,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管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社会保险缴纳等为核心内容,切实督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制度落实落地,持续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活动,全面掌握企业用工情况,不断建立健全欠薪隐患台帐,及时发现和处置欠薪隐患,从源头上预防欠薪案件发生,将欠薪问题调处化解在萌芽状态。(四)积极妥善处置欠薪问题,坚决杜绝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渠道向社会公布拖欠民工工资投诉举报电话0912-8329295,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接待场所,指派专人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建立规范的值班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一站式接待处理的要求,完善“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追”的案件查处机制,对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做到快立、快办、快结。同时,派遣业务骨干进驻神木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接待受理劳动者欠薪问题信访诉求。根据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及时调整优化内部科室设置,重新核定各科室职责分工。三个劳动监察中队,彻底破解了监察与治欠“两张皮”的顽疾,既提高了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工作的整体性和对外的一致性,起到了较好的工作效果。(五)不断完善欠薪预警机制。依托市治欠办工作平台,不断建立健全建立欠薪预警机制和欠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劳资纠纷突发事件,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全市突发事件的防控和应急反映能力。对劳资纠纷突发事件及由拖欠工资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协调信访、公安部门迅速派员到场联合接待,掌控事态,第一时间通知行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负责人直接参与,充分发挥联合办案、联合执法的工作优势,最大程度地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性事件。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年共检查用人单位275户,涉及劳动者40214人。在检查过程中下达询问通知书262份,责令改正决定书173份,补签订劳动合同662份,督促15户用工单位进行了社会保险登记,对用工单位内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进行了督促整改。(二)妥善处理投诉举报案件。全年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641起,调解处理1618起,结案率达98%。其中,来人来访案件114件,涉及劳动者717人,追讨工资1382万。国务院“欠薪线索平台”、陕西省信访信息系统、“人民网”政府领导留言板、榆林市12345便民服务热线、神木市“百姓问政”等网络平台投诉举报案件1504件,涉及人数3145人。其中,协调处理487件,涉及人数2463人,追讨工资4049.08万元,涉及劳动仲裁、涉法涉诉、不属于本地区案件1017件。(三)多措并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和学习强国等平台,坚持理论教育和主题教育相结合,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刻领会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组织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不一样的焰火》等警示教育片,积极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通过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落实,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提高其自律意识和防腐拒变能力,从而促动各项活动及时、有序、高效开展,切实提高了大队党风廉政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三、目前存在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我大队各项工作有序完成,但对照上级要求、农民工期待和发展预期,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我市经济体量较大、市场主体较多,目前我单位执法力量配备相对不足,劳动保障监察覆盖率较低;二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整改措施(一)切实提升业务水平。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通过邀请专家讲授,开展交流学习,组织技能竞赛,开展“以老带新”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切实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不断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针对劳动监察执法中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制定完善执法细则,明确具体操作流程,切实做到步骤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程序公正,并向行政执法相对人和社会公开。不断完善调查取证、告知、听证、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确保程序规范。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充分发挥劳动监察职能,以工程建设项目、厂矿企业为重点对象,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管理、“八项制度”落实、社会保险缴纳等为核心内容,不断完善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通过主动监察化解被动接访,努力将欠薪问题调处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充分宣传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严格落实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制度,形成对欠薪违法行为的高强度震慑态势,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用工环境。(二)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协调健全与公安机关和法院、检察院的工作衔接机制,完善涉嫌强迫劳动、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恶意讨薪”等犯罪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有效推动劳动用工犯罪案件及时进入司法程序,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同时,充分发挥神木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平台作用,不断理清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切实提升部门间配合能力和联合执法力度,针对复杂欠薪案件及时与行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互通信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联合办案、联合执法的工作优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