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潼关县> 潼关县职业教育中心

潼关县职业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1-21 10:07
单位名称 潼关县职业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中学历技术应用人才和中级技术人才。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焊接专业及短期培训。
住所 潼关县城开发区和平路北段
法定代表人 王武兴
开办资金 134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潼关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37万元 2379万元
网上名称 潼关县职业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强化班子建设狠抓作风转变本年来我校围绕六个“力”着力打造一支以能够“勤奋学习、有凝聚力、求真务实、勤政廉洁、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学校领导班子。我校领导班子的建立遵循中青结合、以老带新、业务精通的原则,自建立之初就彰显了活力。每位班子成员都以“校兴我荣、一荣俱荣”的使命感为己任,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了凝聚力;都有着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信念,通过各种历练,提升了战斗力;每位成员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升了创新力;我们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钻研业务,提升了学习力;学校领导班子时刻以师生和家长的需求为第一要务,谋求工作实效,提升了感召力;能够做到集思广益,集体讨论的方法尊重教育规律,提升了决策力。(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职业教育形象积极推行“教职工岗位目标责任制”,激发出了教师队伍的内在动力。根据“按需设岗、以岗定责、量化考核、奖优罚劣”的原则,积极推行“教职工岗位目标责任制”,为每位教职工制定工作岗位、定工作职责、定岗位目标。通过对教职工完成岗位目标的情况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收入分配、职称评定、评先奖优的主要依据。让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得到实惠、受到重用。(三)疫情防控常态化筑牢学校安全防线1、我校在县局和卫健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健全和建立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科学防疫的精准化的一系列制度和预案。学期开学认真按照疫情防控需要提前筹划好师生和学校临聘人员返校要求,提前做好疫情防空演练,确保万无一失。响应国家要求,组织教职工注射预防新冠疫苗,坚决执行每天消杀,按时晨午检,制定并执行师生和职工因病请假追踪制度,不漏一人。投入1万多元备足备齐防疫所需物资,教学区和住宿区都腾出了应急隔离室,配备专人进行管理,保证了师生的在校安全。2、鉴于我校单位多进出人员较为复杂的难题,我校给每位学生制作了进出校门卡,杜绝了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的可能性。针对西安突发疫情以来,我校迅速落实上级指示,启动应急预案,人人防控,做到了将风险阻挡于校门之外。3、平时学生在校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安排人员值班保证学生夜间休息,安排楼道值班保证了教学空挡有人管。4、加强安全演练,本年度以来我们做好了防震演练、御防踩踏事故疏散演练、疫情防空演练、消防演练等演练,让学生初步具备了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自救常识。二、社会效益情况1、多方筹划,努力争取补齐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的短板。今年年初我校积极和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磋商洽谈,在11月份达成了西航为我校培养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汽车修理与维护专业和机械加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初步意向,这将大大地改善我校师资队伍不健全的短板,促进我校的办学水平不断向高质量发展。2、积极参加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和赛教活动。今年我校教师6人次通过了省级“师德师风”网上继续教育学习,并完满结束学习合格毕业;3人参加市级职业教育学会组织的赛教活动取得了优秀以上的成绩。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不好,下大力气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我们已经下了很大的力气,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距离,学生规范内容还有一定的差距。2、办学经费不足,学校基础建设还需加强。3、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整改措施:1、建议政府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教办学规模。2、加大宣传,加快观念的更新。由于长时间的固有观念,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偏见,认为上高中考大学才是正道。所以教职工更应继续更新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做好宣讲,引导民众更新观念。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由“知识型”向“双师型”转变,完善教师培训机制。4、大力发展中职高考。大力开展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的文化课教育,培养更多的学生参加中职高考,力争为高职学校输送更多的人才,提升学校吸引力。5、争取政府经费投入。尽快补齐短缺设备、加快学校硬件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促使和合作学校的共赢,提示我校的专业的多样化,更加吸引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提升招生力度,争取本县学生不外流。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抓好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利用多种途径及多种有效方式,请进来,走出去,开阔教师视野,创设更多便利条件,搭建更为有效的学习、研究平台,努力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保障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