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澄城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澄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澄城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1-20 11:26
单位名称 澄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澄城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搞好服务。农业成人教育、职业农业培育、新型农民科技教育。
住所 澄城县东九路农技中心二楼
法定代表人 李建宏
开办资金 53.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23万元 87.93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澄城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做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高素质农民培育高标准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021年,我县承担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00人。依据我县产业发展实际,结合市县高素质农民培育考核指标,实际培育300人。围绕苹果、樱桃、中药材三个主导产业,开设6个教学班,每班50人。实现了培育对象“村村全覆盖,组组覆盖率80%”的目标。组织103人参与渭南市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16人,养殖专业15人,种植专业92人。(二)技术服务选拔特聘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业精技专,接受过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土专家、多面手75人,组建了樱桃技术服务队和苹果技术服务队。以技术集中展示、果业政策宣传、市场营销、进田间地头等形式开展技术服务42场次。高素质农民协会不断吸纳每年培育的技术人才,这些成员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力量,全年累计培训100余场次。(三)实用技术培训继续发挥产业技术服务110指挥平台作用,全时段开展技术服务,年累计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7场次1000余人次。另外,根据县农业农村局安排,我校分别在7月、8月份承担了全县乡村振兴培训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评估工作培训会,来自全县10个镇办400余人参加了会议。11月11日,我校组织开展了两场“澄城县脱贫村产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会,全县10个镇办94个行政村200名产业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这些人大多都是持证高素质农民。截止目前,全县高素质农民中36人担任村书记,41人担任村委会主任,72人在村基层班子任职,高素质农民越来越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的主力军。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1年4月,澄城县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效果评价工作受到中央农广校表彰;2021年6月,农广校支部被渭南市委组织部评为“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在农业农村局党委开展的“喜迎建党百年诵读红色经典”活动中荣获集体二等奖;2021年12月,澄城县农广校被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省农广校)授予“2021年度农广校体系先进集体”。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强,对职业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弱;二是存在培训时间与农民承受能力不协调的问题,一些农民不愿为培训花费大多时间而耽误农活;三是培训内容不能满足需求,生产的多样性带来的个性化需求更加明显,培训的连续性、时效性、实用性也需要更强。(二)改进措施:一是明确培训任务,推动培训转型与升级;二是统筹制定培训规划,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三是实施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大力提升科学从农的专业层次和技能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按照项目安排,实施2022年度200名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开展实用技术及产业带头人教育培训工作。3、履行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调度平台职责,开展技术培训和群众应急技术服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