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潼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 | |
住所 | 潼关县和平路南段 | |
法定代表人 | 梁传凯 | |
开办资金 | 16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潼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5.3万元 | 23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潼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传染病报告及管理。发放宣传资料80000份。开展培训1次,督导2次。对县医院、矿建医院、妇计中心、民生医院督导2次。(二)常态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疾控中心调整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组的成员及责任;我县报告并管理新冠密接的密切接触者265人,处理协查函63份,开具隔离证明131份,处置校园群体发热事件1次。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练5次;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培训6次。开展新冠肺炎宣传10次发放10000份,中、高考疫情防控参加共2次;储备满足一个月的用量的物资。储备低容量消毒设备4台,普通电动喷雾器20台。(三)艾滋病患者管理。进行2次专病督导,并对县医院2次梅毒检测有无漏报和诊断准确率督导考核,并令各专干及时进行整改。(四)结核病防治工作对乡级专干进行培训5次,参训人员30余人次。开展乡村两级基层督导3次,访视病人45人次。市疾控中心对我科工作进行了1次质控督导,完成对结核病定点医院业务指导2次。(五)巩固免疫规划基础,规范疫苗接种工作情况1、召开专干例会业务培训15次,累计培训60多人。2、印制发放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50000份到各接种点;新冠病毒疫苗宣传海报30000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公告500张到各乡镇、社区;制作新冠疫苗接种音频1条,利用广播车循环播放宣传疫苗接种工作。(六)推进慢性病工作有序开展累计督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四次,考核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累计24个。(七)地方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扎实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对麻风病现有治愈患者、现症患者进行了培训,对现症病人密切接触者5人进行麻风病筛查,筛查结果均无异常。(八)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增强全县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组织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18次。展出展板39块,制作横幅18条,发放宣传资料36159余份,接待咨询群众49580余人;开展了4次培训,受众人数共达230人次。开展“六进”活动7次,受众人数1663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1700余份;在潼关电视台《健康教育专栏》栏目及潼关微视播放健康教育专栏44期。累计更换宣传栏、黑板报1351余期;播放音像制品48种,993次,累计播放2797.5小时。(九)加大监测和实验室检验工作力度丙肝19人,其中阳性6人,其余均为阴性;梅毒19人,其中阳性2人,其余均为阴性;丰水期、枯水期共采集水样48份,均委托第三方完成,检测结果均已上报;累计核酸采样11380人,检测4473份样本,重点场所环境和冷冻食品、从业人员样本核酸采样共209份;完成了全国重点食源性寄生虫(粪便)检测1000份,结果均已上报。(十)职业病危险因素监测工作2021年对我辖区内22家小微企业进行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监测率及上报率为100%。我县为尘肺病主动监测县,对全县15家270名接尘劳动者,开展了尘肺病的主动监测工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网报、审核。2021年元月至今,审核全县岗前、岗中、离岗的职业健康体检档案9724例。(十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宣传、义诊活动10次,健康知识讲座4次,媒体宣传2期。共制作横幅3条,展板4余块,发放宣传资料1万份,接待咨询群众3000余人;全县机关单位内部开展职工心理体系建设活动40余次。特殊化人群个性化疏导的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为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服务3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传染病报告及管理。截止目前,全县共报告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196例,报告发病率129.62/10万,报告发病率与去年同期比下降25.76%。其中无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173例,丙类传染病23例,其中手足口病发病数为10例,发病率6.61/10万;无疟疾、无登革热病例发生;处置传染病预警5起,报告食源性疾病235例,处置食源性疾病0起;犬伤652例,三级暴露369人,接种疫苗652人,狂免186人,使用率50.4%。(二)艾滋病患者管理,为感染者和病人建立档案,进行调查、定期随访检测,对病人随访率完成100%,CD4完成94.8%,配偶完成87.5%,死亡2例,招募志愿者与58名病人及感染者,进行“一对一”关爱结对,结对率达100%。对艾滋病病人按时发放抗病毒治疗药物。截至现在我县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45人,在治45人(三)结核病防治工作2021年定点医院共接诊初诊病人497人,初诊查痰480人;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4例,其中初治涂阳48例、复治涂阳4例、涂阳检出率为51%;结核性胸膜炎6例;涂阴32例。同时对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了筛查,未发现肺结核病例。(四)巩固免疫规划基础,规范疫苗接种工作情况1、2021年新生儿建证建卡率100%。常规免疫报告累计接种率分别为:常规免疫接种报告率、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截止2021年12月23日第一针累计接种104071剂次第二针累计接种96885剂次,第三针20430剂次,3-11岁累计接种20744剂次。(五)推进慢性病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高血压实际管理人数17327,规范管理人数11974人,高血压规范管理率69.09%。高血压贫困患者管理1091人,管理率99.73%,规范管理人数1029,规范管理率94.32%。糖尿病患者实际管理人数5342人,规范管理人数3566人,规范管理率66.87%,糖尿病贫困患者患者管理人数238人,管理率99.58%,规范管理人数222人,规范管理率93.28%。高血压高危人群建档管理人数2925人,糖尿病高危人群建档管理人数2057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目前累计建档738人,在管患者610人,管理率90.37%,规范管理人数583人,规范管理率86.37%,规律服药率65.33%,报告患病率4.46‰。严重精神障碍贫困患者管理人数250人,规范管理率100%。(六)核酸检测最大日检测能力达到400人份(七)市卫健局疾控科已于10月14日对我县应急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八)完成病区村7到12岁155名儿童大骨节病筛查工作,对发现的13名疑似进行X片确诊,均为阴性。未发现新增患者;现症22例患者专项救治率已达到100%。(九)碘盐覆盖率100%,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1.74%。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人员匮乏疾控中心承担职业病、免疫规划、艾滋病、传染病、肺结核、健康促进等工作,业务多,任务重,人兼数职,人员结构极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不完善。(二)整改措施1、加强人才引进培训管理,增加专业人员数量,实现人员数量与工作任务的适宜配置;政府要制定政策引导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疾控机构工作,减少疾控机构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向医疗机构和其他机构流失;同时根据疾控中心工作的需要,建议对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可适当降低学历要求引进。2、加强、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疾病防治工作意识,对流调业务培训,提升处置能力;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购置仪器设备,改善硬件设施,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加强现有人员培训和管理。四、下一步打算(一)继续做好新冠肺炎、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尤其关注校园和校外托餐疫情风险,做好排查和督导工作;加强流调人员的培训,提高流调能力;继续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二)定期组织医疗机构人员培训,健全提升流调、检验检测及消杀队伍建设。(三)以手足口、狂犬病、布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为重点,严格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理等工作,强化督导检查。(四)加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重点慢性病防治,扎实做好全县居民死因监测、肿瘤等慢病监测工作; 加强严重精神障碍发现工作及规范管理工作,提高提高管理率、规范管理率,积极引导加强全社会关心、关注严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完善地方病的各项工作职责,做好全县居民碘盐监测工作,做好大骨病、布病的防治工作。(五)做好常规免疫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强化免疫规划工作的检查督导,确保高质量完成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知识,不断提高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促进居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七)不断完善检验能力,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登记号:436990299023661052211J1001有效期限:自2018年07月09日至2023年07月0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