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群众就业脱贫、乡村振兴为重点,扎实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上半年开展各种线下、现场培训;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线上创业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强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保障功能,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积极搭建就业对接平台。3月5日和5月12日分别在县中心广场举行了“2021年春风行动”企业招聘推介会和永寿县2021年度以“‵职’在民企,‘就’有未来”为主题的促就业现场招聘会。蜀羊防水、秦航机械、金润德、正大集团、新希望六和农牧等17家企业提供涉及操作工、养殖、机械加工等就业岗位1100余个。据统计,共有1200余名求职者前来参加,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64人,其中退役军人6人。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同时,就业股在现场提供信息发布、政策解答、需求登记等服务,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就业和招聘岗位等政策。开展线上招聘,促进有序转移。为进一步做好各类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积极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先后在县政府网站、“家在永寿”、微信群等影响力大的新媒体为县内正大集团、荣信机械、瑞迅无纺布、朗正环保、陕西麦克斯、云集生态园及县外美光半导体、启业集团、三星动力电池、力成半导体、咸阳虹宁显示玻璃等20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推动供求双方直接线上对接,保障企业和广大求职者实际需求。目前,已发布线上招聘信息8期,提供招聘岗位2210个,实现就业133人。集中开展就业援助。援助月活动期间,我们深入基层摸查援助对象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具体帮扶方案,强化服务措施,突出援助成效,切实帮助一批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据统计,活动期间,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208户,登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4人,帮助168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人,确保了全县就业局势基本稳定。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政村监测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对于掌握农村劳动力变化情况、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准确及时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按照相关要求,以每月20日为时点,3个工作日内按时上报各项数据。严格按照上级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工作的要求,正确理解统计指标和口径,切实、及时地做好有关监测数据的调查、统计、上报和分析工作。积极做好《就业创业证》办理。《就业创业证》是就业、失业、创业、三证合一,劳动者下岗失业登记的凭证,劳动者凭此证可享受政府规定的免费职业介绍、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为了确保享受对象不错不漏,业务同志耐心反复向办证居民讲解办证必备的有关材料,协助填写有关表格,避免居民多次往返,提高办事效率。今年以来,共办理《就业创业证》600本,为规范劳动力的就业、失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技能培训工作。截止年底,就业中心培训共开展3期113人。6月7日-6月19日,在渠子镇车村开展第一期创业培训,23名学员参加培训;6月15日-6月25日,在渠子镇洛安村开展第二期创业培训,25名学员参加培训。11月29-12月8日在甘井镇三谊村开展苏陕劳务协作蜜蜂养殖技术培训班一期,65名学员参加培训。(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微信公众号、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就业、创业培训。每月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劳动力市场等,宣传讲解就业和创业培训的相关政策,引导鼓励劳动力参加相关培训,努力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推动我县培训工作顺利开展。(2)培训形式多样化、满足不同需求在培训形式上,我们通过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结合、集中培训与分层次培训结合、理论教学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各类培训,切实满足不同职业种类和培训学员的需求,让培训变得更有操作性、针对性和指导性。(3)培训方式具体化、培训效果显著结合培训学员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采用“面对面”传授、“手把手”教学、“一对一”服务等方式,通过理论讲解、实训操作、现场答疑、发言交流、经验共享、案例剖析等培训方法,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创新拓展、技能提升的培训效果。3、失业保险工作。失业保险参保及待遇享受情况:2021年我县失业保险参保户数309家参保9691人,新增参保单位两户;2021年我县征缴失业保险费139.86万元;代缴医疗保险费及大病大额保险26227.2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8.7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469688元,全部通过网络经办,银行发放率100%;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4500元,取暖费2475元。4、创业担保贷款工作。贷款发放情况。今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3笔2118万元完成年任务2000万元的105.9%。直接扶持创业123人,吸纳带动就业369人。贷款回收情况。今年回收到期贷款3864.61万元。担保基金筹集情况。累计筹集担保基金1575万元(信合750万元,邮储银行725万元,中银富登村镇银行100万元)。主要做法多方宣传,扩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知晓面。为了扩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知晓面,让更多群众享受这一优惠政策,按照市创贷办要求,我们进行了集中宣传,共发放宣传彩页2000余份,现场接待咨询群众796人次。具体做法:一是通过报刊、微信、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和办理程序;二是利用县上就业援助月等各种大型活动,在县中心广场散发创业担保贷款宣传彩页,在人群集中地轮流播放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解读录音;三是借助乡镇古会之机悬挂横幅,摆摊设点宣传贷款政策,解答群众疑问;四是充分发挥镇办劳动保障机构作用,摸清本辖区符合发放创业贷款对象的情况,上门讲解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和申请办法;五是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到街头闹市设点咨询,发放宣传材料,解答疑点难点;六是长期在县劳动就业中心、金融机构服务窗口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单。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使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严格贷款审核,确保资金安全回笼。在贷前审核程序上严格把好四个关口:一是把握申请材料审核关;二是把握经营实体考察关;三是把握担保能力确认关;四是把握贷款审核推荐关。对每一位贷款申请户力求做到“严、细、准”,有效防范弄虚作假骗贷现象发生。为监督可能出现的贷款风险,尽可能地把贷款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县创贷办和放贷银行定期回访,密切关注资金的使用情况,摸查借款人使用贷款情况,保证专款专用。对快到期贷款实行专人负责,提前一月通知还款,到期前再次催收。对逾期仍未归还的贷款,由县人社局和财政局联合发文,扣发其担保人工资,直到扣发工资还清他们各自承担担保的贷款为止。及时考察,缩短放款周期。为确保借款人能快速拿到贷款,缩短放款周期,我们调整了考察时限,从借款人申请贷款到考察实体、担保人填写担保合同再把资料推送到银行最多10个工作日,这样大大缩短了放贷周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创业者的资金问题。5、工伤保险工作。基本情况:我县工伤保险截至目前参保登记258家9334人,缴费核定216家8730人,其中企业51家2930人,机关事业单位174家5800人,新增扩面510人。1-12月征缴工伤保险基金138.52万元,支付工伤待遇118.38万元/次(其中医疗费人次14.15万元;一次性伤残人次95.3万元;一次性医疗补助金1人次5.62万元;长期待遇25人次3.31万元)。工作进展:一是严格按照市中心安排对全县企事业参保单位进行了年审,目前已年审企业近30家,此项工作开展比较顺利;二是按照市中心安排对去年减免期间多交费的企业单位进行了缴费抵扣核算,保证了企业的利益;三是利用我县举办的大型招聘活动进行工伤保险扩面宣传,做到工伤保险人人知晓。四是紧密配合局社保股迎接市局第三方审计和基金风险检查工作,并按市局反馈问题逐一整改。二、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大供需信息精准识别力度。(二)加大线上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素质1、疫情期间不放松,技能培训“不打烊”。2、对农村劳动力开展使用农业技术培训。(三)落实扶持政策,促进群众成功创业1、办理证件,为群众落实就业扶持政策。2、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为群众提供资金扶持。三、存在问题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专业技能培训由于受培训硬件条件和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参加培训多为留守年龄偏大人员,群众积极性不高。2、劳动力转移就业自发外出、投亲靠友人员越来越多,有组织输出难度加大。3、私营企业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工作认识不够,参保积极性不高,扩面压力大。4、由于县财政困难,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不足,扶持创业力度有所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