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农业财务事务所

神木市农业财务事务所

发布时间: 2022-01-13 15:12
单位名称 神木市农业财务事务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发展资金提供管理保障农业发展资金管理·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农业周转金管理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南路6号财政大楼1002室
法定代表人 李建林
开办资金 19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9.3万元 199.5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农业财务事务所.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所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中、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清农业农村工作新形势,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统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开展业务活动。(1)2021年预算下达农财所归口管理的财政农业项目资金共计79000万元(其中:专项扶贫及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804.74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5800万元、村级公益事业2101万元、革命老区建设资金2728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1621万元、其他涉农项目资金32978万元)。确保了农、林、水、牧、扶贫、乡村振兴等各项农业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了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截止12月31日,完成实际报账支出65453.81万元,总体支出进度为82.85%。其中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出21974.81万元,支出进度为95.57%;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支出1.1亿元,支出进度为69.62%;村级公益事业支出2101万元,支出进度100%;革命老区建设资金支出400万元,支出进度为15%;其他农业项目资金支出2.9978亿元,支出进度90.1%。(2)注重项目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审核,提高涉农资金监管水平在涉农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我所严格按照《神木市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神木市财政涉农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神木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神木市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一是强化资金拨付审核。严格按照涉农项目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拨付流程,实行资金拨付初审和复审制,对项目方案审查、预算审查、招投标采购手续、项目合同、验收报告、竣工决算、审计和财务资料全面审查,对不按规定程序报账的、不符合报账要求的、报账资料不完善的项目资金不予拨付,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快捷运行。二是加强支出进度管理。按照《神木市预算支出进度考核办法》,将资金支出进度考核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支出进度考核结果进行排名,达不到均衡进度的实行红、黄、蓝预警,对支出进度未达标的单位进行预警通报,有效解决了资金拨付慢的问题。三是加强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对扶贫项目资金安排情况、实施情况、到户资金补助情况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四是加大对项目的跟踪管理和检查验收力度。配合各项目主管单位认真检查项目准备和实施情况、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的质量情况、资金到位、使用情况等。开展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工作,确保了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五是建立健全了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台账。按要求建立市、部门、镇、村四级台账,四类台账都做到了台账要素齐全,并能根据实际及时更新内容。(3)开展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及乡村振兴资金报账工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成立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成立财政衔接资金工作专班,积极开展各项工所。一是及时足额下达各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2021年,财政累计下达各级衔接资金23804.74万元(其中中省及榆林市5204.74万元、神木市本级18600万元),涉及产业发展项目 109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77个、其他项目6个,已完成上级要求年度支出任务。二是加强衔接资金支出管理。起草出台《神木市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同时根据《神木市预算支出进度考核办法》文件要求,积极开展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管理,实行支出“红黄蓝”预警通告,按季度对支出进度不达标的镇街部门给予预警通报。三是按季开展衔接资金专项督查检查工作,确保衔接资金精准拨付、及时监管。四是开展2020年结余结转专项扶贫资金收缴及2021年项目资金调整工作,盘活资金使用,发挥资金效益。五是取得的成绩。2021年,市委市政府开展2020年脱贫攻坚年度考评,财政局荣获2020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确保了农、林、水、牧、扶贫等各项农业重点项目支出,促进了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及扶贫工作的发展。发放耕地力保护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民生产生活性补贴资金2.1亿元,发放低保、五保、高龄老人保健费等社会保障性补贴资金1.4亿元。有效防治资金截留,确保各项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农户手中,维护群众贴身利益。安排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58亿元,安排用于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户厕试点改造等。公益性奖补项目159个、安排资金2101万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降低农业产业风险。累计承保15个险种,涉及财政补贴1621万元。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三、存在的问题。1、涉农资金总量大、项目多,审核起来工作量非常大。2、由于我们人手较少,且承担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及乡村振兴资金相关业务,深感责任重大,工作压力大,导致工作效益有所影响。2021年以来我所领导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兢兢业业,不打折扣,尽职职责的推进各项工作进程,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财政部门及局党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争取把农财工作做得更好。四、改进措施。一是简化办事手续,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搞好关键岗位风险防控等工作;三是服务热情,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建立和完善AB岗制度、限时办结制等,以增强责任感、提高事业心。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明确财政支农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2、深化财政支农改革,积极向上级争取,多渠道筹集支农资金,进一步整合支农项目资金。3、按照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理顺预算编制,规范编制程序,认真编制部门预算,会同分管部门和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确保各单位经费及机构正常运转的需要。4、强化支农项目监管,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对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积极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强化事前、事中、监督。6、不断完善“一折通”农补数据网建设,勤于思考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把各种容易发生的事情思考在前;不断提高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7、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素质。进一步贯彻落实四项制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树立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形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