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澄城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1-13 14:17
单位名称 澄城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了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开展企业创业辅导、人才交流、技能培训、管理咨询、信息服务、融资服务、对外合作、法律咨询服务,企业品牌建设和自主创新工作等。
住所 澄城县西环五路经委职工学校
法定代表人 陈强
开办资金 3.8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5万元 1.86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注重调查研究。为了准确掌握我县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找准工作切入点,采取县、镇(办、园区)联动,对辖区内新增民营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经过摸底排查,做到了底子清、方向明、措施实。2.强化人才培训。采取自主培训与联合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培训、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等培训会5次,培训人数1200人次,同时组织部分重点企业人员参加了省市中小企业局组织的各类培训会,累计培训人数1500人次。3.开展融资帮扶。一是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关于建立中小微企业综合信用信息平台的意见》;二是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3次,实现了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互通。4.抓实包联帮扶。按照局2+1包企联项实施方案,包联干部全力当好“店小二”、对包联企业实行问题“代办制”,共同探讨研判企业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推动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二、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1.通过培育提升和项目策划申报,为企业争取省市各类奖补资金960万元。2.通过融资帮扶,为全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新增贷款160户,贷款金额5.6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瓶颈。3.通过包联帮扶,树立了“亲”“清”的鲜明导向,推动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监督激励机制,支持扶持机制,还缺少有效的服务保障手段;二是企业人才缺,招工难,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同时存在;三是我县企业中新兴产业数量太少,发展较慢,科技含量高类企业少,产品缺、规模小、效益低,抗御市场风险弱,竞争力差,企业生存周期短;四是企业经营资金普遍短缺,贷款困难,资金紧张严重影响着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进度。(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监督激励机制;二是组织我县企业家通过人社局招聘平台,大力宣传用工信息,招聘有用人才;三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强企业技术研发力度,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建立企业综合信用信息平台,优化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抓政策落实,宽松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及中省市各级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增强广大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的政策观念和发展意识,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2.抓学习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以培训会、现场会、讲座、论坛、网校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发展现代企业。二是加强对外人才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依靠科研机构人才技术优势开发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科技型企业。3.抓职能转变,健全企业服务体系。一方面对企业在证照办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项目推进、项目发展、矛盾纠纷化解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协调服务,妥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各类服务平台指导管理,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在创业辅导、信息交流、人力资源、融资担保、技术开发、法律服务、市场开拓等领域建立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4.抓机制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向管理要效益,发展专业化生产;二是指导企业经营创新,做大做强优势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适销对路名牌产品;三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强企业技术研发力度,建立研发中心,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