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坚持依法监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市场监管;农产品基地监管;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与培训。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民生北街24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纪永康 | |
开办资金 | 29.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58万元 | 43.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农检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宗旨和业务范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农产品、种子监督抽查工作显成效1.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区级农产品定量检测任务435批次,配合部、省、市农产品例行检查和专项检测抽取样品450批次,检测合格率达99.2%,保持在例行监测指标98%以上。同时完成定性检测(农残快速检测)蔬菜、水果等农产品2413批次(区级完成定性检测1113批次/基层完成定性检测1300批次)其中水果1881批次,蔬菜532批次,涉及种类有草莓、樱桃、猕猴桃、甜瓜、葡萄、苹果、黄瓜、西红柿、豇豆、茄子等,检测合格率达100%。全区120家追溯企业均纳入监测范围,抽检覆盖率扩大到全区所有种植大户,监测合格率达100%,发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12530张,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积极配合开展全区种子质量检测工作。积极配合市站完成全年小麦、玉米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共抽取57个品种,封样114个,种子代表量35万余公斤,所抽样品经净度、水分、发芽、纯度检测,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国家种子质量准标。完成区内2家种子育种企业和33家种子经营企业小麦、玉米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涉及品种56余个,其中小麦品种26个,玉米品种30个,检测封样56个,抽取样品的发芽率(单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质量标准,为全区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完成对区2家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田间检验质量抽检工作。对区3家种子繁育试验基地的玉米田转基因田间检验检测工作。共检测实验材料及品种315个,结果为阳性。(二)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工作,全面推进全区农业绿色标准化生产1.完成“临渭葡萄”地理标志申报开作。于今年9月份顺利通过省级“临渭葡萄”地理标志现场审核,“临渭葡萄”国家地国家地理标志的成功申报,有利我区葡萄产业的良性有序的发展。2.完成全区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全区已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10家,产品11个,面积2.8万亩,其中2021年新增渭南贤乡紫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绿色认证企业3家,新增认证面积1.2万亩,3家认证企业均已通过省级现场审核。3.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实行企业管理档案化管理,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今年上报省级农产品生产诚信企业5家。4.对辖区内150多家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日常监管。(三)高要求抓好农作物区域试验工作主要承担了关中灌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8组,共计109个品种(不含对照)。冬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2组,28个品种。联合体品种比较试验2组21个品种。陕西省关中灌区夏玉米区域试验6组,共计78个品种。生产试验2组,共计17个品种。省4+1联合体区域试验1组,品种10个,生产试验1组,品种3个。科恩联合体区试1组,品种15个,科恩生产试验1组,品种3个。今年共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42个,其中小麦品种24个,玉米新品种18个。(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保检测工作提质增效1.加强区级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4月10日至11日聚力完成区级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于“双认证”工作。2.加强基层检测能力提升。完成了对各基层监站快检设备的排查,对存在问题的检测仪器进行了更换和维护,为我区基层检测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保障。(五)扎实开展农资市场监管,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控1.开展各类“农资打假护农春耕行动”、农资打假“百日整治行动”、秋季农资市场治理等各类专项检查行动,全年共出动监管检查人员126人次,累计检查区内农资经营单位510余家次,涉及案件线索11条,移交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案件11起。2,建立完善临渭区农药经营数字化监管信息平台,形成日常巡查与数字化监管相结合,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目前400余家农药经营主体已进入平台监管。3.种子备案工作开展井然有序。共备案玉米种子180余个品种,小麦种子87个品种,油菜10余个品种,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备案完成率100%。4.积极开展禁种铲毒工作。在禁毒宣传月期间,我中心围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冬季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开展禁种铲毒下乡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区禁毒办组织的“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活动,现场答疑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六)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营造良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氛围1.认真组织开展春训活动。全面学习领会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相关业务法规知识。2.突出重点开展专题技术讲座。以提升干部职工业务水平为目标,先后举办《摄影基础知识》、《农产品质量与农药正确合理使用》、《减施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等讲座培训6期(次),参训职工196人次。3.深入基层开展培训。制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相关PPT课件5个,举办培训会24场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相关资料3000余份,答疑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科学使用农药”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咨询指导800余人次。积极采编发布农资农产品相关技术、重点工作落实等内容信息报道27条。(七)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做好支部换届工作,配齐支部委员会班子。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支部党建工作管理水平。2.促进党员先进性发挥。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全民清洁日、文明交通志愿者、“三无小区”疫情防控值守等志愿服务活动20次。农检中心党支部荣获农业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3.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活动。取得社会效益1.通过强化农产品源头监管,净化了我区农资市场,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2021年我区未出现农药毒害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加强区级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完成区级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于“双认证”工作。实验室“双认证”的通过是我区农产品检测工作的一次跨越,对我们今后的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3.完成“临渭葡萄”地理标志申报开作。于今年9月份顺利通过省级“临渭葡萄”地理标志现场审核,“临渭葡萄”国家地国家地理标志的成功申报,有利我区葡萄产业的良性有序的发展。4.全区通过绿色产品认证与追溯工作的开展全区已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10家,产品11个,面积2.8万亩,其中2021年新增渭南贤乡紫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绿色认证企业3家,新增认证面积1.2万亩,3家认证企业均已顺利通过省级现场审核,从而全面加快我区绿色标准化生产步伐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绿色生产意识。5、在种子试验示范工作中,今年共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42个,其中小麦品种24个,玉米新品种18个,为我区农作物种植推荐优良品种。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1.由于经费不能按时到位,导致一些业务工作开展进度较缓慢,例如定量检测和种子试验项目资金,截止目前还又133万元未拨付到位;整改措施: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由“一把手”牵头,确保经费到位,确保工作正常开展。2.个别街镇领导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监管站监管、检测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监管、检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仍需改进和提高。整改措施: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由监管科和检测科负责,每月对基层监管站开展业务指导工作和检测培训工作。3.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标准执行不够严谨,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整改措施:由监管科室对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培训,规范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对生产过程严格把关,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在现有工作措施上抓细抓实,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例行监测、抽检等常态化工作任务。2.积极争取,通过领导与人社部门协调,人才引进专业检测工作人员。3.定期开展基层监管、检测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推动监管、检测能力的提升。继续推行包装上市农产品质量追溯“二维码”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全覆盖。4.围绕区域特色产品,扩大农业标准应用覆盖面,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及品牌提升。同时落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5.加强检查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对假冒伪劣农资的鉴别能力,继续做好农资市场日常监管。6.做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群众识假辨假维权能力和质量安全意识。7.按照省市安排,认真做好农作物种子试验工作。8.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及信息报送工作。9.加强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民办实事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