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澄城县>
澄城县救助管理站
澄城县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2-01-11 09:32
单位名称
澄城县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弘扬人道精神,提供救助服务。依法保护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
住所
澄城县晖福街北段民政福利园院内
法定代表人
潘栋
开办资金
15.6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3万元
7.67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救助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1.变更法定代表人,2021年12月23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全年共接待和劝导救助人员209人次,站内救助41人次,站外救助168人次;成年人救助76人次,未成年人133人次。安置2人,护送返乡16人。2、倾心进行救助寻亲服务。通过人脸识别技术、DNA比对、“头条寻人”、微信公众号、救助寻亲网等方式,拓展寻亲手段,提升寻亲服务水平和效率。3、集中开展落户安置行动。我们及时为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安置手续,纳入特困供养等社会保障体系,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全年我站共为2位滞留3个月以上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安置,充分保障了其基本生活。4、建立健全人员信息台账。将本辖区的精神障碍患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纳入信息库统一管理,并组织干部职工实地走访或电话询问,准确掌握这些群体的生活状态,重点关注这些群体的生存环境,给予他们必要的慰问和帮扶。5、风险防控,全面落实。我们严格按照“六必须、六不得”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风险防控。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县镇村三级联动,保证救助无盲区。为进一步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以便使他们得到有效及时救助,我们加强了县镇村三级联动,常态化为临时救助站点(城区六个、镇办矿区十七个)补给物资、进行结算,充分发挥站点救助方便、救助灵活、救助及时的作用,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天候全覆盖,救助无盲区。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工作有待提高2、需制定街头管理制度,努力做好部门协作机制(二)改进措施:1、把救助未成年人工作作为常态抓紧抓好。加强救助管理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及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保障的衔接,有针对性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现象;2、以公安部门为主、城市管理部门协作、县站配合的街面协同巡查机制,动员清洁工、出租车司机、公交司机、保安人员等社会力量参与街面救助,引导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参与救助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健全完善寻亲工作机制,加大同公安部门合作力度,拓宽甄别寻亲途径,积极开展“大爱寻亲、温暖回家”主题寻亲行动,多管齐下做好寻亲服务,尽最大努力帮受助人员回归家庭。2、着力加快滞留人员落户安置步伐,对滞留无法查明身份的长期滞留人员,制定安置方案,进行妥善安置。3、切实加强救助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严查失职渎职行为,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时整改,坚持以事择人,注重发挥干部职工专业特长,“会什么用什么”,做到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专业特点与工作要求相适应,不断提高民政救助队伍专业化服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